吃完飯,大家又坐著休息了一會兒,閑聊天,而后就一起出去走走。
剛踏出謝記的門,文熙就調侃李虞一句:“小魚吃飽了沒?要不要哥哥姐姐們再陪你把美食一條街掃蕩一遍?”
李虞的臉騰地一下紅了,飯前那種尷尬的心情差點又要來攻擊他,他一頓猛點頭:“我吃飽了吃飽了!”
謝卓逸做的安排,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個人胃里留著余空出門。每道菜的分量不多,但架不住菜式多啊,各種葷的素的流水一般擺上來,那架勢看得大家還以為是要把店里菜單上的都上個遍,最后還是許青松跟服務員叫了停才算。
這里就數李虞年紀最小,而且他與柳望雪他們也有六至十歲的年齡差,平時大家都拿他當弟弟看,有時興致來了,還會把他當小孩兒逗一逗。比如現在,就是個逗小孩兒的好時機。
你一言我一語,逗得李虞直接“躺平任嘲”,轉身就去旁邊的小鋪子買了串糖葫蘆,他還故意挑了一串五顆的,送到嘴邊,眼睛盯著他們幾個,咔嚓一咬,把糖衣嚼得嘎嘣脆響,仿佛借此泄憤一般。
幾人逗小孩兒,結果把自己逗笑了。
陶華宇哈哈笑著攬過李虞摸了把腦袋,指著他手上還剩四顆山楂的糖葫蘆“警告”大家:“行了,不許笑了,再笑的話,當心如此糖葫蘆一般,粉身碎骨!”
沒人忍得住,又是一陣開懷大笑。
出了美食商業街,踏上主干道往里走,才是真正進入隅村。
位于村子最里處,主干道盡頭的謝家大宅則是來此最不容錯過的。謝家大宅是一座五進五出院落,建筑的外觀是典型的徽派風格,而內里的設計卻是融合了南北方的藝術,比如“雕梁”和“畫棟”。大宅前后各有一個小型的園林,也是融合了南北的風格。
如今,謝家大宅及其旁邊的謝家祠堂,已經被作為歷史遺跡保護起來了,部分區域對游客開放游覽。大宅的前廳被改成了一個小型的博物館,陳列著一些物料及典籍,講述著隅村一段又一段的過去。
謝家大宅是歷任族長及其家眷的居所,只不過在經歷了那個動蕩的年代之后,“族長”這一職稱便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村長”。謝宅被歸還回來之后,只余人打理卻無人居住——最后一任族長在那個年代里去世,其后人據說是去往了祖國各地,最終沒能聯系到,之后大宅的前廳曾一度作為村委的辦公地點。
旅游開發之后,隅村除原本的建筑需要保護性修繕之外,村子周邊也做了新的規劃,比如除了美食商業街還劃出了一塊地建新的民居——一些老房子已經不適合居住了,有的修繕之后作為展廳,有的則直接保護了起來,原本居住在此的居民就被遷到了新居去。
大家邊走邊看邊聊,李虞算是“重操舊業”,這里無論是歷史還是建筑他最熟悉,就給大家當起了導游。
在謝家大宅的參觀快結束時,大家紛紛好奇許青松小師叔家的宅子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問他:“能帶我們去參觀參觀嗎?”
許青松說:“沒有,小師叔家只有一座二進的院子,想去的話得等我小嬸回來,我問問看。”
謝卓逸家人丁不旺,幾乎代代都是單傳,人口少,所需的居住空間自然不用太大,而且他們家每一代人都把心思放在了灶頭上,房屋地契這些全都不操心,主打一個夠用就行。
謝卓逸現在算是定居在京市了,畢竟他妻子是京市人,雙胞胎也是在京市上學。他奶奶去世得早,等爺爺再去了之后,房子就只有他爸媽住著。許青松也就和老人家見過兩回,不太熟悉,就不想貿然前去打擾。
陶華宇問:“你小嬸什么時候回來?”
“明天晚上。”許青松說。
李虞問:“幾點啊?明天下午我們還要去玩劇本殺的,青松哥你和絮絮姐如果要去接人的話,來不來得及?”他們票都訂好了,選的劇本還是近期比較火的一個,剛好是六人組的,如果許青松和柳望雪參加不了的話,就太可惜了。
許青松說:“沒事兒,不用去接,他們自己安排了車。”
吃飯那會兒雙胞胎發來信息時,許青松跟他們要航班信息來著,雙胞胎卻說:【飛機落地時間比較晚,不打擾你和未來嫂嫂的甜蜜夜晚】
還配了一個眼神看破一切神情卻賤兮兮的表情包。
許青松是當著柳望雪和他們發信息的,這條一跳出來,柳望雪一口湯差點嗆到嗓子眼兒。她極力忍住了,咽下去,輕咳兩聲,問許青松:“他們倆多大啊?”
許青松抬手幫她順順后背,笑著說:“過完春節十八,明年六月高考。”
“人小鬼大。”柳望雪評價一句,又問,“現在高三啊,他們要過來玩,老師能給批假?”
許青松發完信息放下手機:“他們學校搞素質教育那套,假期方面從來不虧學生,而且他倆在年級里常年包攬第一和第二,一般請個假老師都給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