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其實是有的,就是陶爸和陶媽,不過老兩口沒把領工資的事對外聲張,一是財不外露,他倆的月工資加起來就五千塊錢了,誰聽了不會問一句“向榮一個月掙多少啊光工資就給開五千”,二是這筆錢老兩口是存著的,不會花,留著以后給孩子應急。
陶家村的人也不會想著去問陶爸陶媽有沒有工資拿的事,大家的想法都一樣,自家孩子的生意,做父母的肯定要幫忙的呀,談什么錢,孩子過得好了,當父母的就肯定能過好。
再說回這“十多萬”,這個數字根本不是邱向斌通過觀察計算得來的,他只是在網上隨便搜了搜私房烘焙的話題,看到有個“門店經營”類的課程廣告,里面提到了烘焙店,還附了門店張盈收表,他一看訂單數量和邱向榮小程序店鋪的數量差不多,就想當然地認為邱向榮也能掙這么多。
其實,這個數字打個對折再降一點差不多才是邱向榮私房烘焙的月營收。場地和人手都有限,一天下來做不出太多東西,而且邱向榮做甜品之類的初心就是為了自家人以及他還未出世的女兒,所以用料都很是講究,這樣一來成本必然增加,他又不想把價格訂太高,否則良心上過不去,另外還有水電費、包裝費、快遞費,如果商品送到顧客手上有損壞,他還得免費補寄,這些都要算到成本里面去。
另外,陶華歆的預產期在四月下旬,到時候會提前去市里的醫院待產,他還早就訂好了市里的月子中心,再加上給寶寶準備東西,算下來,“不甜”從正式營業到現在,邱向榮和陶華歆手上也沒剩多少錢,因為賺來立馬就花出去了。
邱爸還在算他自以為的那筆賬:“你一個月掙十萬,你從十月份的時候不就已經給那個什么劇組送了嗎,應該也不少掙吧?不過劇組人不多,就算你五萬。”他說完問邱媽:“他這個網店是什么時候開的?”
“十一月初?”邱媽說,她記得老三是這么說的。
“那就算二十天,”邱爸接著算,“二十天得有個六七萬了吧?這十二月、一月,還有二月的半個月,全部加起來,你手頭上現在怎么著也得有個——”
邱爸掰著手指頭掐了掐,跟算命大仙兒似的,停頓了一小會兒,說:“怎么著也得有個三十七八萬吧!”
邱媽聽到這個數字并不驚訝,因為邱向斌回來之后,他們一家三口已經算過一遍了,現在當著邱向榮的面再算一遍,就是專門算給他看,借此彰顯他們的“了如指掌”。
邱媽點點頭,說:“你弟看上的那套房子,大概需要三百萬,他跟他女朋友商量好了,車買十萬的就行,再加上彩禮的18萬8,一共就算三百三十萬,這筆錢對你來說,也不難。”
三百三十萬,這個數字從他們口中說出來仿佛就只是個數字而已。邱向榮想,他們見過三百三十萬嗎?他們知道三百三十萬的紙幣摞在一起有多高多重嗎?他們這輩子連三十三萬都沒見過,怎么就能這么空口“黃”牙地說出三百三十萬也不難這種話?
再說到車,說什么“十萬的就行”,真當錢是這么好掙的啊?他之前連一萬不到的二手車都舍不得買,去市里給劇組下午茶,開的是華宇淘汰下來的舊車。華宇要不是做生意需要裝門面,他也不會換車的。舊車沒賣,就是知道他舍不得買,給他開了。
邱向榮懶得向他們自證私房烘焙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真實的收入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們知道,他問:“你們不是說要給老三全款買房的嗎?我手頭上也沒這三百萬啊,怎么辦,剩下的你們補?或者讓大哥補?”
邱爸邱媽看他的目光里立即帶上了譴責,邱爸說:“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呢?都說了,你大哥有兩個孩子,他不容易,你怎么還想著讓他出錢?”
“就是啊,老二,”邱媽接話,“我和你爸說全款,那也只不過是對外說的,好聽啊。我們知道你一下子也拿不出來這么多,可你不是一直都有收入的嘛,就貸款買。”
這小老太太連“貸款”都知道了,邱向榮想,此刻他真的挺佩服自己的,冷靜,他真的無比冷靜:“貸款的話,首付好像要30%?那一下子就得付九十萬啊,我沒有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