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這里有養殖的海鮮,剛剛看到銀鯧魚,金鯧魚不錯,大約有一斤了。我準備買一些回去,讓廚師做,請老饕們過來嘗嘗。”
韓小蕊笑笑,“昨天你給我打電話,我以為你還要等兩天,沒想到這么快就來了。”
“行,我讓人把各種海鮮,能賣的,給你收拾一些。這些是樣品,送你,不要錢。”
張光南也不跟韓小蕊客氣,“多謝韓老板,本來我以為養殖的會跟野生的相差很大,可我剛才看了,并不太大,我差點都沒看出來。”
韓小蕊笑笑,“就算看不出來,也要跟食客說清楚,這是養殖的,不能弄虛作假。即使養殖的,味道也不差。”
“另外,我已經給質檢部門送去檢查,回頭我打電話問。如果結果出來了,我給你送去,跟老客們說清楚,讓他們放心吃。”
張光南詫異,“你已經送檢了?想的真周到,本來我還想送檢呢。既然你做了,那我就不做了。”
“入口的東西,當然要經過檢測,不能大意。”韓小蕊堅持己見,“另外,海鮮養殖規模,我們即使擴大,也不會大太多。以后主要方向,在于魚苗。”
這時候,李教授過來了,眉開眼笑,“小韓,今年咱們自主研究的大黃魚苗生長良好,研究其生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另外,黃唇魚的幼魚也長得極好。再過一個月,就準備放入大海養殖箱里。希望這次能順利。”
聽到這話,張光南激動,“大黃魚和黃唇魚也能養殖嗎?”
“能,怎么就不能呢?”李教授回答,“現在正在研究,用不了幾年,養殖技術就能成熟了。”
張光南眼睛一亮,“真好,好海鮮越來越少。以后生活水平高,海面的需求量,越來越多,以后養殖海鮮將會是禁漁期間最好的替補。”
李教授說:“咱們國家的海洋政策,從來就不是無窮無盡的索求,大海即使再大,海里的生物,也是有限的。”
“養魚,才是最后解決老百姓海鮮需求的主流方式。從嚴格執行禁漁期,到遠洋捕撈,都不是盲目擴張,咱們是對大海負責的國家。”
“現在還有小黃魚,黃姑魚,總之黃魚八兄弟,還有鯧魚等味道好的海鮮,都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等培養出來好魚苗,就會推廣出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養殖海鮮的市場很廣闊。”
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
有禁漁期在,就不能保證純野生的,轉型很有必要。
第二天,韓小蕊打電話給陳宇鵬,得知檢測報告已經出來了。
韓小蕊讓武瑤開車,送她親自拿。
“我報告呢?”韓小蕊在辦事大廳,沒找到金山灣海產養殖公司送檢的檢測報告。
工作人員見狀,“您找哪個?”
韓小蕊回答:“金山灣海產養殖公司送檢的,我打電話說已經檢測報告已經出來了,能來拿了。”
工作人員聽到這話,連忙站起來,笑道:“那份報告在我們吳主任那里,他交代,一定要把你請到辦公室里。”
韓小蕊狐疑,“怎么了?檢測報告有問題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