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蕊正在辦公室里面,得到匯報,說縣教育局的人想見她。
韓小蕊面露詫異,“這馬上要過年了,怎么還會有教育局的人找她呢?”
不管是金山灣小學,還是金山灣初中,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
從全市的期末考試,以及初中升高中的升學率,就能夠算出來。
金山灣學校初三畢業班,有兩個居然考到了全市前十。
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是歷年來最好成績。
韓小蕊也給予這些老師獎勵,鼓勵他們在教學中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出來兩所學校有大問題。
韓小蕊親自迎出來,“王局長你好,今天什么風把你給刮來了呀?有什么事您打個電話,我上門聽候您的教誨。”
韓小蕊態度非常客氣,姿態也非常低。
教育局的王局長見韓小蕊這么客氣,也笑了笑。
韓小蕊可不是以前的家庭主婦,那可是區里面甚至市里面有名的企業家。
短短三四年就把金山灣發展成現在這樣,非常厲害。
就連周圍的白鶴村,也得到很多好處,跟著一起發展。
其他更遠的村落恨不得把村子搬到金山灣的邊上,搭上金山灣發展的列車。
“韓總千萬別這么說!你現在可是大忙人,我們區里著名的企業家。感謝您對教育事業的支持!”
“區里面原本只有一所高中,隨著經濟發展,外來人口越來越多,咱們這邊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為了應對這樣的局面,群里面準備建二中。區里老街那邊是一中,二中的選址,本來想在金山灣,但金山灣這邊也沒有多余的土地,所以,我們想把二中建在白鶴村。”
聽到這話,韓小蕊微微一愣,“那真是太好了,不管什么時候投資教育,都是應該的。金沙灣這邊的土地的確沒有多余的,只要白鶴村那邊愿意,我當然也希望金沙灣高中能夠快點建成。”
王副局長聽到這話笑了笑,“本來有人堅持叫二中,但我們局長說了,這邊既然有小學初中,這所高中叫做金沙灣高中,一體化。”
韓小蕊看重金山灣這一片,自然會出錢贊助。
韓小蕊聽到這話笑了笑,“多謝王局長和區里領導對我們金沙灣的支持!對于建這所金山灣高中,我們金沙灣教育基金也會給你大力支持。”
“既然要建造,那就要把學校建造的好點!區里著重發展經濟的政策,想要建造一所一流的高中,想必有些困難,我們愿意協同教育局,打造一所好高中。”
王局長聽到韓小蕊這么說,眼睛一亮。
他此行的目的就在于此,沒想到韓小蕊不等她說,就已經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