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永遠是突如其來的,王競的休閑生活,持續了不到一個星期,在天氣轉暖后,魏國和吳國的戰斗就已經爆發力。
魏國集中大部分的力量,進攻吳國,而蜀國也在這個過程之中,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就在吳國那邊傳來信鴿后,諸葛亮和趙云等人,就帶領了全部士兵,開始了出征的旅程。
吳國目前的實力大幅度下降,應該很難打敗魏國的戰斗了,不過就算實力下降,但是吳國畢竟是三大國之一,他的實力還是存在的。
就算打不過魏國,但是抵擋魏國一段時間,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魏國派遣了大部分的戰力,而吳國的話,應該是全力以赴,和上次的蜀國一樣,只要這邊蜀國能夠打疼魏國,那么這場戰斗,魏國還是不能算勝利。
當然要是吳國那邊能夠逆天打敗魏國,那就算是大勝了,畢竟戰場之上,什么樣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所以就算吳國獲得最終的勝利的話,也并不會出乎王競等人的意料之外。
在軍令的號角聲之中,所有的軍隊迅速集合,而王競的上路軍團,這次由姜維和鄧芝加上張鴛鴛關鳳等幾位英雄帶領,而王競的話,這次身份的原因,王競這次跟隨在諸葛亮的身后,再次出現在高臺之上。
不過很可惜,王競這次天下無雙的光環已經消失不見了,不然的話,可以大大的提升蜀國的戰斗士氣。
諸葛亮一如既往,進行了短暫的演講,可以說,諸葛亮根本沒有說太多的東西,不過諸葛亮的氣場是驚人的,哪怕諸葛亮不說話,只要他站在那個位置,他都是蜀國的軍魂,而王競,雖然也有很多人崇拜王競的戰績,不過對比于諸葛亮來說,還是差了不少。
進入戰場,上路諸葛亮直接交給了王競,由王競獨自安排。這也算是對于王競的一個培養吧
而經過后世的經驗,王競知道一個觀點,那就是發育的重要性,在前期,團戰是不重要的,一場戰斗之中,先發育自己,發育起來后,帶飛隊友,這才是最合適的戰斗方法。
所以在王競的安排之中,郝昭這個守城悍將被留了下來,再加上姜維和帶上烏云踏雪的輕騎兵,已經五萬左右的士兵,留守上路軍團可以說王競把大部分的兵力都留在了主戰場。
至于輕騎兵的話,也很正常,因為害怕犧牲,所以王競還是選擇了并不帶去副本。
這些馬實在是太珍貴了,就算在西涼,這種好馬也是非常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