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遠說的那些話在楊軒聽來毫無意義,錦衣衛本已聲名狼藉,他們楊家投靠錦衣衛,名聲也早就是臭不可聞。
當初選擇靠錦衣衛的撐腰謀求發展的時候,楊軒就已經把家族名聲置之度外,到了如今,只要能夠讓楊家繼續在朝堂立足,難道他還會在乎名聲再臭一點嗎
真正說服楊軒的,是楊致遠的態度,楊侍郎的身體不算好,指不定還會先老皇帝一步走人,到時候接班的只有這個不成器的兒子。
只要兒子一門心思跟著錦衣衛后邊跑,縱使他選的路子再對,反復橫跳的態度也會讓他們楊家成為眾失之的。
更關鍵的在于,楊致遠是為數不多能夠靠著自己的兩條腿走進陸府,還能夠靠著自己的兩條腿從陸府活著走出來的人。
這后頭代表著的是楊致遠能夠直接和錦衣衛指揮使陸寒江搭上關系,楊軒覺得,這是他兒子的大機緣,說不定他這個兒子,看出了這位陸指揮使什么過人之處,所以才會孤注一擲選擇站邊。
雖然楊軒很樂觀,但可惜的,這一次他還是高估他這兒子了。
楊致遠之所以選擇堅定不移地站臺錦衣衛,和陸寒江勉強算是不錯的私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壓根沒有想那么多。
楊致遠是個表里如一的人,他奉行的至高原則就是快樂一天是一天,既然他能夠和陸寒江搭上關系,靠著這顆大樹乘涼已然足夠,何必舍近求遠。
楊致遠也有自己的一番算計,他的靠山陸大人今年四十出頭,按照武人的體魄計算,再活個二十年不是問題,所以他起碼還能快樂二十年。
至于二十年之后,亦或者錦衣衛靠不住了該靠誰,又或者是提前站隊什么的,楊致遠壓根沒想過,哪怕明天國破家亡,他也要先考慮一下今晚吃什么。
基于這些原因,雖說楊家父子倆的想法天差地別,但終究殊途同歸,楊家還是選擇站定了錦衣衛這條船。
送走了楊致遠后,陸寒江也沒把楊家的事情放心上,他此刻似乎已經有點猜到孟淵的意思了,老爺子此次假死并非全是為了蒙蔽玄天教,恐怕對于朝堂方面也有一定安排。
孟老爺子假死失蹤,邱同知一樣不知去向,留下一個老邁耳背的祝同知,十句話聽不進九句,接過重任的陸寒江和吳啟明直接兩眼一抹黑,這擺明是不想繼續維系曾經的那些朝堂關系。
如今主動削弱錦衣衛的影響力,恐怕是為了“選拔”出一部分可以信任的自己人來,同時篩掉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墻頭草。
陸寒江有些頭疼,一般事情做到這個份上,老爺子下一步棋一定會驚天動地,他下意識地就想要熘。
與此同時,陸氏那邊也提前定好了日子,陸尚書已經替他做好了決定,要讓他回歸宗族。
到了現在,陸寒江倒是沒有什么好拒絕得了,此次認祖歸宗發出的信號,會讓一部分認為錦衣衛威勢依舊,但也會讓一部分人認為錦衣衛真的不行了,甚至需要借助陸氏的力量來穩定大局。
畢竟錦衣衛在絕對優勢的情形下主動放棄對朝堂的掌控,在外人看來只有可能是一個原因,那就是老皇帝對于錦衣衛的態度產生了變化。
在這種判斷的前提下,少了錦衣衛的彈壓,未來京城里各路牛鬼神蛇恐怕都會輪番出來作亂,老爺子的計策倒是一貫簡單好用,只是苦了陸寒江,誰知道那群家伙將來會惹出多大麻煩。,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