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越來越低,姬縈加緊了制作繩子的進程。
她全神貫注在蕁麻上,以至于回過神時,太陽已經完全沉入山崖,只剩清透無形的月光,化為粼粼波光,傾灑在溪水之中。
若是從前,她一定不慌不忙地收拾起蕁麻往小木屋走,但現在,她不知不覺就步履匆匆。
快到小木屋的時候,姬縈忽然瞥到樹上一抹綠色。
翠綠的長蛇纏繞在樹枝上,向一窩毛都沒長出來的雛鳥攀爬而去。
那五只光禿禿的雛鳥似是感受到危險,撕心裂肺地呼喚著它們仍未歸家的母親。
姬縈放下手中濕蕁麻,在兩腿上拍了拍,抱著粗壯的樹干,慢慢爬了上去。
爬上枝頭后,她折了一根樹枝,遠遠地幾次戳弄,將綠蛇趕下樹梢。
“你們還能等母親歸巢真好。”
她聲音低了,但還是很快振作起來,對著五只小小的雛鳥笑了一笑,身手矯捷地重新攀下樹。
她剛要抱起地上的濕蕁麻,瞥到樹林間的一個身影。
徐夙隱不知什么時候站到了那里,也不知默默看了多久。
姬縈抱著蕁麻走向少年。
“你怎么出來啦”
“我來尋你。”他頓了頓,似乎想解釋什么,又補充道,“天黑了。”
“你還怕黑”姬縈驚訝道。
少年放棄了解釋,沉默接過姬縈手中的濕蕁麻。
兩人隔著一小段距離,并肩往小木屋的方向走。姬縈說她打蕁麻是為了做衣裳,但她從未真的做過衣裳,徐夙隱一定早就察覺了她的謊言,但他依舊什么都沒有問。她每次帶回新打的蕁麻,徐夙隱總會幫著梳理晾曬。
他很少有說話的興趣,但每次開口都悅耳動聽。姬縈漸漸習慣和他呆在一起。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讓她感到愜意。
晚上,兩人一起吃的是松針野菜羹,姬縈往里面扔了兩個珍藏小魚干調味。
守著土鍋里的食物咕嘟咕嘟冒泡,是姬縈在天坑里最快樂的時候。
她的快樂就連坐在一旁的徐夙隱也感受到了。
“你在笑什么”他問。
姬縈忍不住上揚的嘴角,喜滋滋地說
“笑馬上就能填飽肚子了啊。”
姬縈相信,無論再苦再累,只要肚子吃飽了,就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望眼欲穿中,水終于開了。
姬縈迫不及待盛出兩碗野菜羹,考慮到徐夙隱重傷初愈,她把僅有的兩條小魚干都悄悄藏進他的碗里。
屋外狂風呼嘯,吹得石塊抵住的木門搖搖欲墜,姬縈在野菜羹和蕁麻之中糾結了一刻,最終還是忍痛割愛,放下碗來。
“可能要下雨了,我把外邊曬的蕁麻收一收,你先吃吧。”
姬縈急急忙忙跑出屋,把后院晾曬的蕁麻都收了回來。
沒有后顧之憂,姬縈這才坐在床上,大口大口喝起碗里的菜羹。
喝到最后一口,她仰起頭,讓菜羹順著喉嚨流進胃里,溫暖的菜羹順流而下,兩條小魚干卻擱淺在喉嚨口。
姬縈咬著兩只一聲招呼都不打就驟然出現的小魚干,瞪著烏溜溜的眼睛看向徐夙隱。
少年正襟危坐,目不斜視,靜靜喝著手里的熱湯。
小魚干已經到了嘴里,姬縈只能嚼碎了吞咽入腹。
病號碗里是菜粥,她這個活蹦亂跳的人碗里卻有小魚干。
姬縈良心不安,咳了一聲。
“明天要是不冷,我去溪里捉條活魚給你吃。”姬縈說,“我設的那個陷阱,只能兜住一些手指頭大的魚。想吃大的,還是要下水去撈。”
“你設的什么陷阱”少年輕輕問。
這個倒沒什么好隱藏的。
姬縈將自己設的陷阱細細說了出來,用石頭堆的簡陋陷阱當然比不上漁網,但運氣好的時候,還是能兜住幾條小魚。
徐夙隱安靜聽完,略有所思。
“你的手怎么青了”他抿了一口熱湯,似是隨口問道。
姬縈這才注意到左手食指腫了一圈,泛著青色。
“溪邊的石頭要不是拿不穩,要不就是太大了,總容易捶到手。”她想起下午的失誤,懊惱道,“可不是我眼花手亂,別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