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皮卡丘。”
“”
練習生們在廣告結束的最后幾秒跑上舞臺,在主舞臺上排排站,等著節目開始。
廣告結束,畫面也切回現場,鏡頭掃了看臺一圈才回到舞臺,看直播的觀眾們現在一看到練習生們的臉就心慌焦慮。
站在小舞臺上的姜糖握著麥克風來了一句,“讓我們有請制作人姜桔柚登場”
臺下的粉絲們很給面子的歡呼起來,中間門還夾雜著幾句哀求,期盼姜桔柚選中自擔。
大屏幕從中間門打開,姜桔柚一身黑的出現,像極了來索命的陰間門使者,皮質的黑色大衣有著西裝的板正,寬大的廓形增添了它隨性,踩著高跟鞋出來的姜桔柚拿著牛皮紙信封,她一步步的向前,看得臺下粉絲恨不得拉動進度條,將時間門往回倒。
看過第一季的都知道那個牛皮紙信封里裝得是什么。
站在前排的練習生們給姜桔柚讓出一條道,等她走到臺前后才把空隙填上,這群少年一個挨著一個,手也不知何時握到了一起。
「嗚嗚嗚嗚我21個崽崽是媽媽沒用啊是媽媽沒用」
「一個拉著一個嗚嗚嗚嗚我無助的崽崽們」
「殺了我直接殺了我吧」
“各位好,我是制作人姜桔柚。”姜桔柚拿起麥克風自我介紹了一句,接著她又說,“歡迎各位oone光臨最后一個未知領域,三個小時的探索時間門已結束,我們將對此做出最后的評估,尋找新的生機。”
這段介紹詞說了幾個月,終于等來了最后一句,光是這一句話就已經把大家刀死了。
等臺下吵嚷結束,姜桔柚才重新拿起麥克風,從概念中脫離出來,認真地對大家道“上一季里,大眾的反饋只占選擇的很小一部分,基本上都是我個人的主觀選擇,選出了場上這二十一位少年”
“我們先是去海外進行訓練,又是帶他們到各個音樂節去感受成熟音樂人對舞臺的控制,歷經一年才走到這個階段。”
姜桔柚發自內心的說“他們成長得如何,大家應該比我們更清楚。”
這是實話,姜桔柚沒有期期都看,但觀眾們是看了的。如果制作一首歌,如何設計一個舞臺,這些過程都是有展現的,最后的成果也對大眾公開,由大家評判。
“那么我們就看一下此前三場公演的成績如何”
大屏幕的畫面變換,切換成三組的公演數據,姜桔柚一邊念,上面一邊顯現,從國內數據到國外數據,從音樂平臺到短視頻平臺,從樂評人到大眾反饋,每一項都是他們的分數。
跟外界此前預估的一樣,三組一比一平,但論總數據的話,是c組勝,可他們不是按總數據來算的。
因此關鍵就在今天。
就在大家好奇今天要怎么評算時,姜桔柚再次拿起麥克風,“第四場公演”
大屏幕開始出現第四場公演的數據,臺下都是一片疑問聲,好奇這個數據是從哪來的。
而這個數據跟前面幾場公演不太一樣,它根據各個社交平臺的傳播率來的,每組結束后都有十分鐘的廣告,數據就是表演時的三十分鐘和結束后的十分鐘總和而來。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考慮歌曲是否悅耳,舞臺是否精美,成員分配又如何,考慮的則是大眾對誰更好奇,更關心。
三個小組的數據在屏幕上變動著,臺下的粉絲忽然驚覺
這個公布后就將確定是哪組可以出道
原本還嘈雜的現場一下子安靜下來,大家都屏著呼吸聽姜桔柚公布數據,眼睛也盯著屏幕,一下也不敢眨眼。
彈幕上的粉絲都快憋死過去了,焦慮得抓耳撓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