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等著永璋長大,有朝一日能夠接她出宮養老了。
若是嫣然知道純妃的心思,定然會笑得開懷。后宮嬪妃,有底氣的人當真是都盼著乾隆死。
時光匆匆如流水,白駒過隙,恍然間,已經走到了乾隆二十年。
這些年嫣然始終是后宮之中的翹楚,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在一身。
皇貴妃娘娘如此得寵,膝下又有深受皇上寵愛的榮親王,她太過耀眼,地位尊貴,遠超于旁人,一眾嬪妃只能仰望。
尤其是這些年來后宮之中竟然沒有一位嬪妃有孕。
慢慢地,眾人心照不宣懷疑皇上的身體是不是出了問題。
沒有利益可圖,滿洲貴族大姓相互聯姻,被選進宮的嬪妃家世也越來越低微。
乾隆心中了然,不想把這件事情擺在明面上。
左右他更喜歡那些美貌出色的嬪妃,家世不家世,再如何也比不過他愛新覺羅氏。
如此一來,既安撫了朝臣,又可盡情選則喜好的嬪妃,也好。
多年過去了,后宮第一人仍然是皇貴妃娘娘。
她所出的榮親王永琪更是卓爾不群,天賦極高,博學多才,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書法繪畫、騎馬射箭樣樣精通。
最關鍵的是。他孝順有禮,處事靈活,出京時皇上走到哪都要將他帶在身邊,傳授治國之道,參與朝政,榮親王儼然就是無冕太子。
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平平無奇,至今還只是貝勒,在榮親王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群臣百官無不心生嘆服。
這一兩年,乾隆的身體是越發不好了,人有些糊涂了,害怕死亡,開始信奉一些長生不老之術,屢屢厚待道士等人。
這些道士根底淺薄,為了鞏固住皇上的看重,使出渾身解數煉制出一顆又一顆的丹藥。
丹藥效果極好,乾隆果然一下子身強體壯,精力百倍,更加放肆,絲毫不顧及丹藥是否有毒,一顆顆下肚,臉色紅潤。
嫣然心如明鏡,這些丹藥都是害人的東西,如今看著乾隆明面上身體是好了不少,實則底子早已經虧空,不堪一擊。
不過,她并沒有從中勸阻,反而推波助瀾。
畢竟,永琪現在已經長大了,乾隆是時候退位了。
乾隆二十年正月,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冷,大雪紛紛,雪花飛舞,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紫禁城肅殺沉沉。
養心殿。
殿內燈火通明,宮人們跪了一地,一眾嬪妃、皇嗣個個眼睛通紅,哭泣聲不斷。
只因為皇上今日吐血昏迷,久久不醒,太醫費勁力氣救治,好不容易醒過來了,身子卻已經倒了,大限將至。
嫣然作為皇貴妃,身份尊貴,如今乾隆病重,前朝后宮無一不對她畢恭畢敬,希望能在未來的皇太后跟前賣好。
她下令,不讓眾人打擾,自己一個人想跟皇上再說說話。
等嫣然走進去的時候,看看乾隆臉色慘白地躺在床上,病入沉疴,全然沒了從前的意氣風發。
一代至高無上的皇帝,如今不過是一個將死的病人罷了。
見到嫣然進來了,乾隆眼皮子動了動,目光深情地看著她,咳嗽不斷。
“你來了。朕,朕就快要死了。”他的聲音很是虛弱,細若游絲。
嫣然面色淡淡,出奇的冷靜,沒有想乾隆以為的那樣放聲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