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夫人輕聲安慰她,“能有你這般孝順的女兒,想來你的母親即便是在陰間門也能安心。”
她命人再捐五百貫的香油錢,就以孫宛娘的名義,還請僧人替孫宛娘的亡母念經超度。吩咐完這些,竇夫人又看向孫宛娘,“好孩子,我能做的不多,也算是聊表心意。”
孫宛娘自然是向竇夫人道謝,又寒暄了幾句,得知孫宛娘也要留下用齋飯,竇夫人便邀她一起。接下來,孫宛娘幾乎都是跟著竇夫人和崔舒若一塊行動的。
越是相處,竇夫人便越是喜歡孫宛娘的待人接物。
至于崔舒若,她本該旁觀看戲的,奈何自己身邊也跟著位煩人的人物,實在沒了心情。她要是知道趙知光會跟著一起,絕對不會跟竇夫人進寺廟上香的。
崔舒若受不住趙知光和牛皮糖一樣亦步亦趨,時不時就找她說兩句話的行為,尤其他都是沒話找話,聒噪的很。
“二妹妹,你可知廟里有多少殿宇”
“我見你方才瞧了好幾眼菊花,這時節正是菊花開的好的時候,不如我討來送給你不行,光是那些哪夠,我買上幾十盆,擺在你院里也好看。”
“聽說你喜歡甜的回去的路上有家桂花糖做的極好,我買給你好不好”
“你猜我方才在殿內許了什么愿你身體不大好,我向佛祖許愿,只要你能長命百歲,我可以折壽二十年。”
崔舒若終于忍無可忍,反駁道“許的愿說出來就不靈了。”
趙知光一愣,“有這種說法嗎”
他和崔舒若年紀相近,平時再怎么陰郁,仍舊有一副陌上少年郎的好皮相,白皙俊朗,若不是深知他的脾性,恐怕很容易被他的花言巧語迷惑。
崔舒若故意道“嗯,一直都有。”
他皺著眉,依舊好看,十五六歲少年郎如玉般清朗俊秀,“對不住,那我再去許一次愿”
崔舒若一臉無奈,“萬一前一次的愿佛祖也當真了呢那你可就折了四十年的壽。”
趙知光沒理會崔舒若的后半句話,而是驚喜的說,“你終于肯連續同我說上兩句話了”
崔舒若“”
她不想理會趙知光,拔腿就走,誰知道他竟又跟上來。
但光天化日之下,身邊還有這么多婢女,崔舒若倒是不怕他什么,就是有點嫌煩。然而走出許久,他還沒像剛才那樣很快到自己旁邊,崔舒若不由得回頭看了眼,卻見他站在池塘邊摘花。
崔舒若一回頭,他就瞧見了,還喜笑顏開的道“你方才瞧這花入了神,我替你摘”
崔舒若對那花壓根說不上喜歡,只是不小心掃了幾眼,況且即便喜歡也沒必要摘花吧,她想出聲阻止,卻見趙知光腳下泥濘,下意識提醒道“趙知光,你別站在那,地上泥濘濕潤,站著會摔下去的”
她剛說完,就意識到了什么,可想要收回說過的話也來不及了。
只見趙知光腳下一滑,直接摔進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