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衡之本是溫潤如玉佳公子,他無論何時何地都是笑吟吟的,可是在聽到崔舒若所言時,臉上的柔和被震驚和漸漸升起的怒火所取代。
若崔神佑的死是偶然和形勢所迫,他或許還能釋懷,可若是旁人所害,叫他怎么能原諒
鄭衡之的手一點點攥緊,肉陷進指甲中,也恍然未覺。
當他低下的眼睛再抬起來時,崔舒若驚訝的發現,那雙清澈明亮的眼睛竟布滿紅血絲,他明明沒有落淚,可見是如何忍耐心中憤怒。
原來,敦厚溫柔的端方君子也會生氣。
鄭衡之似乎在盡力忍耐,他的語氣沉重的嚇人,“你可知道是誰害死了她”
崔舒若沒有因為不喜柳夫人和崔七娘,就胡亂用自己的猜測誘導人,而是實話實說,“隨州城破的那一日,我聽見丟下我的人說為了郎君獨子十一郎,必須出城門。
我不清楚是不是說這話的夫人把人害死的,但直接把人丟下的是她們。而且”
崔舒若看了鄭衡之一眼,不太確定的繼續說,“我覺得柳夫人和崔七娘對我的態度很不對。她們見到我以后,非但沒有相認,還裝作陌路,但時不時打探。”
其實真想要解釋,也不是不能解釋過去,譬如她們這樣做,只是為了不讓崔舒若被認回崔家,這樣可以順理成章的搶走未婚夫鄭衡之。
崔舒若是能看出崔七娘喜歡鄭衡之的,所以之前買兇殺她。而柳夫人興許也想要這個女婿,所以跟著欺瞞,不肯讓她被認回去可能也有維護崔七娘的用意。
而被崔七娘派人刺殺一事,崔舒若沒有拿得出手的證據,便沒有說出口。
鄭衡之卻比崔舒若要了解內情,崔舒若不過才開口,就清楚了故事里的人物究竟是誰。
“那位在隨州城里丟下你的,恐怕是崔家的一位叔母,神佑的阿耶將神佑交給她,每年還送上大量錢財,但她對神佑不過爾爾。
情急下不讓人上馬車也許可能,故意將人丟下,卻是不大至于,除非另有緣故。
至于你后頭說的,七娘不認你我或許知道原因,可柳夫人便讓人想不明白。”
他一句句分析下來,這位在國子監任教的司業,并不以清談善辯顯名,但不妨他思緒清晰,洞察敏銳。
崔舒若對建康和崔家的事,確實都不怎么了解,遠比不上鄭衡之,所以對他說的,自然是連連點頭。
可他同樣有世家子的多疑,到了最后,對崔舒若一執手,“凡此種種,不過是我所推斷,此后自會派人求證。但若是盡皆屬實,我絕不會叫神佑含冤而死。
只是
二娘子,我知道您到俗世自有原因,可神佑她,當真不在了嗎
黃泉碧落,我與她再難相見了嗎”
崔舒若哪說的清呢,就她來了以后,可以肯定的是,自己這具身體里沒有崔神佑,偶爾情緒激烈,也不過是殘存身體里的不甘怨念。但她真的消失了嗎
崔舒若不能給出肯定的回答。自己死后都能來到這里,興許崔神佑也去了其他地方,只是沒人清楚究竟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