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薄薄的布告,撕毀了老皇帝辛苦維持的所有體面,毫不留情的向天下人揭示了他的真面目。
魏成淮洋洋灑灑,指出了老皇帝的十八個過失,并且還說自己的阿耶并非戰死,真正致命的傷不是敵軍的流矢,而是一把來自背后的短刃。
魏成淮懷疑是老皇帝暗下殺手。
前面倒也罷了,后面的一番話,可謂是天下嘩然。
一個皇帝昏聵、縱情享樂,再常見不過,可當他竟然暗暗動手殘殺再前線的統帥,那可真是沒救了。
沒有一個正統皇帝會做這樣污糟之事。
本來老皇帝跑到南邊偏安一隅就足夠叫人恥笑了,北地的其他兵力雄厚的刺史們,早就有了不臣之心,只是沒什么人敢做出頭鳥。
現在魏成淮冒出來,還公然數出老皇帝的罪證,以及牽扯到定北王的死。
定北王歷經兩朝四代,不說德高望重,可在北地絕對有威嚴。靠近幽州的百姓都義憤填膺,替定北王不值。比起南渡逍遙的皇帝,對于飽受胡人之苦的北地百姓而言,定北王反而更得民心。
老皇帝被欺騙,加上魏成淮的公然指責,雙重打擊下,老皇帝惱羞成怒,命在江外的一萬多建康守軍前去追剿魏成淮。
可他們也曾在定北王手下,不少將領與魏成淮同為袍澤,結下情分,說是追剿,也有意放水,直到另一邊的兩萬幽州軍和魏成淮匯合,建康的將領們才故作為難的上書稱對方兵力多,為保全實力,免得胡人南侵時無力應對,懇求老皇帝讓他們會江邊駐守。
老皇帝能有什么辦法呢
回天無力,民心不向。
他早把今日的禍根埋下,苦果自然只能捏著鼻子咽下。
而魏成淮率著幽州軍,疾馳回北地,看樣子恰好會經過并州,這也就讓襄成王找到了進言的機會。他向圣人進言,不如讓齊國公回并州,到時說不準還能攔截一二,挫挫魏成淮的銳氣,免得叫他膽敢辱罵圣人,如此囂張。
老皇帝頗為意動。
他還故意問襄成王,不是與齊國公不睦嗎,怎么會為他說話。
襄成王卻道自己不是在為齊國公說話,是因為忠心圣人,故而不但舉賢不避親,亦不避仇敵。這話說的動聽,引得老皇帝龍顏大悅,當即賞下了不少東西。
到了晚間,連夜下旨給齊國公,令他們返回并州,定要攔住魏成淮。
圣人的旨意下得急,又為了不耽誤戰機,齊國公府不得不連夜收拾行囊,徹夜燈火通明。不到兩日的功夫,齊國公就帶著家將跟部曲上路。
才出了建康,走上水路,魏成淮的消息便又傳了過來。
原來,他糾集幽州軍,又向天下揭露有關老皇帝的罪行,引得民心所向,各州郡意動,可他并沒有趁勢造反,而是頒布殺胡令。
“夷狄禽獸亂我中原,屠戮漢家百姓,視漢人為豬羊天下盡可群起而攻之,斬盡胡人,光我華夏九州。”
他親筆寫下長長一篇殺胡令,言辭痛斥,字字灼見。
最重要的是,他在殺胡令里許以利益,殺胡一人者,可賞糧一斗,殺百人者,可許以官爵。
北地百姓,苦胡人久矣,胡人本就殘暴,喜愛虐殺庶民,搶奪年輕漢女,而百姓們吃不起飯,殺胡令一出,那些看似不起眼,可堪為螻蟻的百姓們,轉而成了最防不勝防的殺器。
漢家的百姓最是隱忍,即便是吃不飽穿不暖,可只要能有一日安生日子,能有一息殘喘的余地,他們也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