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舒若打定主意接下來的日子只做自己本分的事,其余的一切她不摻和。
于是,崔舒若被緊急從惠安召進宮后,沒有再回惠安,那樣就過于明顯了,而是去給竇皇后請安。請安完順理成章的被愛女心切的皇后留在了宮里。
她本就是未出嫁的公主,常理該留在宮內,不過是手中權力特殊,才得以毫無顧忌的住進公主府,四處奔波。誰也不能說崔舒若有錯,更沒人敢進宮問消息。
笑話,憑竇皇后對女兒的偏寵,真要有那不長眼的人,不必崔舒若費心思,她都能把那些人生吃了。
崔舒若安安心心的住在宮里,時不時給阿耶阿娘們請安,偶爾還會有一些嬪妃送東西前來討好她。在宮里,只要有權勢,日子過得當真比神仙也不差什么。
崔舒若下定決心不摻和,就真的是不摻和,完完全全的沉溺于承歡膝下,奴仆環繞的公主待遇。
在她一日吃了三回點心,竇皇后還命人給她送了櫻桃畢羅后,目睹一切的系統終于按捺不住。
親親,吃太多不利于消化哦
系統的話完全影響不了崔舒若,她繼續慢悠悠的咬點心,“統啊,這里一日兩食,少掉的一食可不就要從點心補上么。
況且”
崔舒若坐得正些,理直氣壯道“這不是點心,而是阿娘對我的拳拳關懷之心,若是不吃,豈非要辜負她的好意,叫她傷心”
崔舒若這幾年別的能力不說,一本正經忽悠人的功夫愈發見長。
系統完全不是崔舒若的對手,它開始查閱大數據,想知道崔舒若說的對不對,但人類世界紛雜的情緒哪是一只統可以理解的,最后只能摸不著頭腦的應和。
好像是這樣
成功把系統忽悠瘸了以后,崔舒若一口把剩下的點心吞了個干凈,也不再繼續吃,準備干點正事。
她的目光落在了行雪的身上,行雪意會,當即事宜侍候的婢女公主要午歇。她們一個個輕手輕腳的將熏香換了,又整理床榻等,好不容易將一切都弄清楚,才慢慢退下。
留下的行雪則一邊為崔舒若倒清水,一邊輕聲細語的將宮外發生的事緩緩道來,“而今外頭對太子與明王之間的事都議論紛紛。
圣人昨日又召見了明王,還將其留在殿內足足三個時辰。天未亮,明王就動身出城,帶了些心腹隨從,看樣子是要出遠門。”
崔舒若經營幾年,可不止明面上那么簡單,她看似只在戰事起時籌措糧草,管大軍后勤,可一來二去,官職變動等等,受她恩惠的人多,勢力也是這么一點點積攢起來。
不過沒人會當一回事,他們只會認為,女子而已,能掀得起什么風浪
也就給了崔舒若更多可以發揮的余地。
她心里卻在思量趙巍衡出城的用意,僅憑皇帝先前召見她時問的話,崔舒若就能推測出皇帝是動了打南邊的心思,包括對羅良的百般籠絡,未嘗不是為南征做鋪墊。
明王多年征戰,毋庸置疑是最好的統帥人選,這時候促膝長談,又急著出城
崔舒若突然間明白了什么,明王的心腹可不就是四散零落么,一則是召集他們,二則是為了征兵。自古征兵多油水,明王打著召回部下的名頭去巡視,也好趁機對下面的人多點警示。
看來皇帝南征的心思已是十分強烈了。
趙巍衡一旦歸來,怕就是齊國大軍南征的時候。
崔舒若心中有數,面上卻不顯,她讓行雪先下去,自己則躺在寬闊柔軟的床榻上靜靜深思。
大齊日益嚴重的太子明王之爭,還有文官武將的水火不容,以及南邊局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