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舒若所言,同樣出自真心。
有諸明月的大力支持,加上讀書識字在哪個地方都是金貴事,又怎么會沒人愿意去唯一出乎崔舒若意料的是前來的孩童里,女孩占了一半有余。
崔舒若看著里頭坐著的穿著羅良族服飾的女孩,一時恍惚,她花了不知多大的力氣,才在并州的繡坊讓極少數女工能識字,可在這里,確有那么多的女孩能坐著識字。
她想,若是來日所有的學堂都能如此,該有多好
崔舒若暗自暢想時,猛地反應過來,自己明明見過這景象的,在現代的時候。可惜來了這里不過短短幾年,便真的快要忘卻了。
崔舒若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給未來帶來多大變動,可只要能早一日讓現代時的景象到來,她所做的便有意義。
不僅是崔舒若在羅良的戰果斐然,前線也是大獲全勝。
只待趙巍衡所率大軍打贏南邊最后一位敵人,自此以后,動蕩多年的時代,便能再一次迎來南北一統的時刻。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可上天不會那么仁德。
它總要叫人有所缺失,才算滿意。
崔舒若回到住處時,提著籃子正高興,竇皇后和她一樣喜愛吃甜食,于是水果也喜愛甜的。今日她去一位氏族族長家中做客,那里長了顆石榴樹,顆顆石榴都飽滿可愛,比普通的石榴要大上一倍。
崔舒若多看了兩眼,族長的妻子也很識眼色的主動要送石榴。崔舒若婉拒了讓下人摘好送去的提議,而是自己動手摘石榴。
她離開并州已久,和竇皇后之間門全靠書信往來,偶爾送些新奇的玩意,倒是竇皇后十分惦念她,天還為冷就著人千里迢迢送來厚衣裳和皮毛等等,女兒家用的胭脂水粉自是不會落下。
崔舒若也不知怎么回事,近來十分想念阿娘,待到這邊事了,也到該回并州的時候了。
正巧今日瞧見這石榴,到時候連同書信一起送去并州,不知阿娘見了可會歡喜。
然而崔舒若才剛下馬車,臉上的笑容都未曾收,就遇上了前來送信的人。
來送信的是皇帝身邊得力太監劉公公的干兒子,崔舒若對他有印象,虛胖且白,像是吹氣的大白饅頭,但還挺順眼的,似乎是姓胡。
先頭見到胡公公時,崔舒若還沒有意外,宮里時常給她送東西。
可看清胡公公的臉色后,崔舒若臉上的笑凝固。等到聽清楚胡公公說的話時,崔舒若徹底沒了笑意,皺起眉。
只聽胡公公焦急道“公主,皇后殿下病重,圣人有旨,請您速速趕回并州。”
“砰。”
是石榴從籃子里滾落的聲音,也不多,就是一兩個,畢竟石榴太大,籃子又被裝得太滿,怎么可能永遠穩穩當當呢
前頭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崔舒若伸手,恰好行雪遞手,接過了一籃子的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