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柳成蔭。
宋墨玉沒想到早上宋之衡帶著一包豬肉脯走了,晚上下學卻帶回來一疊訂單。
“姐,陶溯說他想要五斤。沈非哥哥要半斤,云禮哥哥也要半斤”宋之衡念著他在紙上記的名字說道。
宋墨玉拿著那張紙看了看,嘿,名字還挺多。書院里頭但凡和宋之衡關系好,家里又不怎么差錢的學子,或多或少都訂了這豬肉脯。
宋墨玉放下紙“你知道多少錢一斤嗎你就訂了出去一斤豬肉可是只能做半斤豬肉脯,劃不來的。”
宋之衡掐了掐手指“我跟他們往高了報的,一斤豬肉脯五十文錢。”
宋墨玉豎起一個大拇指“行。我做。”不愧是她弟,怎么這么會藍生意。
一斤豬肉脯成本大約在三十文錢,利潤就有二十文。這張單子上訂了共有十斤的量,隨便一鍋做了就能賺二錢銀子,不做白不做。
福瑞大酒樓因百味餃掀起的一陣熱潮很快就降了下去。
云鶴鎮的有錢人雖多,卻也不傻。他們嘗過一兩回后,因為不怎么合口味,都很少再點同樣的。福瑞大酒樓卻不氣餒,也沒有一味地指望著這一口就沒的大餃子,跟著就上了新菜式。
一道名曰湯煨甲魚,是把一整只甲魚煮熟后去掉骨頭,再用雞湯和酒一起熬煮,起鍋時加入蔥末、姜末還有水蓼葉。
一道名曰山鮮黃雀,三十只黃雀只取其胸脯上的那點肉先用甜酒煨熟,然后放到雞湯里滾過一遍后連湯一塊端上桌,只需加一點鹽,噱頭吃的就是一個鮮字。
這兩道菜都是兩錢銀子一份,貴得讓人咋舌。無論是比手掌大兩倍的甲魚還是三十只黃雀做成一盤菜,處理起來都很費功夫。吃的就是一個食材的難得。頓時就抓住了一干人的眼球。
“老霍。”看著酒樓的近日流水,馬游喜笑顏開的,連帶著對霍德福和其他人的語氣都好了不少,“以后就這么搞。我已經派人去了海市尋找各類珍惜海產。到時候我們酒樓的菜都是別的地方吃不著的,我看宋家好食還怎么跟我們爭。”
霍德福“嗯”了一聲沒說話,酒樓有他的一份,多掙錢他自然是高興的。
若說一個月前,有人對馬游說那間茶肆將易主,開一間足以撼動他們酒樓地位的飯館,馬游會覺得那人缺心眼。
但是宋家好食崛起之快,如今已經超乎了馬游的想象。
馬游早先就認定了宋墨玉背后的人來歷不簡單。而匡英州他們去宋家好食吃飯而不來福瑞大酒樓這點,更加深了馬游的猜想。他才不信位高如匡英州會真的為了一個普通的飯館小掌柜,得罪盤踞寶陵縣多年的副手縣丞,給足了宋家好食體面。唯一的可能就是,宋墨玉背后的勢力可能就是匡英州。
如果只是匡英州的話,馬游并不怕。
縣令匡英州和主簿邵仲平是大半年前同時來寶陵縣赴任的。他們的調令一過來,兩人的生平家世就已經被寶陵的商戶們查了個門清。匡英州家里三代務農,他中舉后進京趕考,幾年未中,不知走了什么狗屎運中了進士,卻娶了一個員外的女兒為妻。此番調任寶陵,匡家人都留在原籍還未跟過來。
至于這邵仲平,似乎是省城中尋常人家出身的。雖說省城中有邵姓的大家族,可馬游打聽過,那族中可沒有一個叫邵仲平的小輩。據說邵仲平和匡英州是在玉京城中結識的,兩人志趣相投,機緣巧合下又同赴寶陵,感情甚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