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然突然摟緊油紙包,警惕道“馮兄,你說過倒給你都不吃的。”
“你不會以為我在打你這油紙包的主意吧”馮淵呵呵嗤笑,“是魚翅不好吃,還是燕窩不好喝啊,也你就拿這當個寶。”
何然吁了口氣,他還舍不得分呢。
目睹何然走遠,馮淵心中的疑問反而越來越重,同窗好友似乎陷得越來越深了。
他曾聽說過一傳聞,有西南蠻地來的廚子在吃食中下一種毒花做的藥,食客便會上癮,吃了還想吃。
那姓溫的女子很有可能就是使了這毒計,不然不能解釋同窗這狀態。
他不能坐視不管,他得找個機會揭穿那女人,不能再讓她禍害更多的同窗。
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大清早果然下起了蒙蒙細雨。
太學放假五天,其實仍有不少外地的學生留在錫慶院內,但溫仲夏還是給自己也放了兩天的假。
這段時日起早貪黑,就算自己不累,嫂子和小弟也得歇歇神,勞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嘛。
溫仲夏在門上插上青青的柳條枝,這是大宋過清明的習俗,以柳條插于門上,叫做明眼1,據稱“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2
原主的母親去世后被葬回了老家祖墳,相距遙遠,所以溫仲夏他們不用去上墳祭拜,只在家中院子里朝著老家的方向布置了一個簡單的香案。
待到雨漸漸停歇后,點香燭,燒紙錢,擺上素酒、水果以及豬肉、羊肉、牛肉各一盤。
三人依次叩頭跪拜。
儀式結束后,這些供品便可以吃掉,這叫做“飲福”。供奉過親人的祭品會給后人帶來福氣。
弄完祭拜便沒什么事了,正好下午雨也徹底停了,溫仲夏打算帶溫孟冬去逛逛書肆。
一來小弟得繼續啟蒙,二來她也想看看這時代書肆賣些啥書,最好能淘幾本有趣的話本。
徐袖對書肆不感興趣,她要把家里收拾收拾,那些冬日的厚衣服得收起來了。
不愧是假日,溫仲夏一上街,感覺人都比平日多。哪怕是陰雨天,也沒阻擋大家出來游玩的心情。
書肆人也不少,里面分上下兩層,上層設有雅室,供貴賓邊飲茶邊看書,這與現代書店的經營理念幾乎一樣了。
下層擺放著常見的經史子集,還有一些當代名家出的詩文集。
溫仲夏隨便翻了一兩冊,果然不是她記憶中的那個宋朝,一個名人都不認識。
找到蒙學書籍后,她讓小冬兒指了指,發現他已經學過三字經千字文童蒙須知等書。
這就難辦了,她還真不知道這古代孩子學完啟蒙書后該讀啥了。
“阿姐,我學這個。”溫孟冬倒是有想法,直接拿起一本發蒙算經3。
“阿姐我啊是很支持你學算術,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算術家,但是如果你要上太學,學算術可能不夠。”
盡管太學里有設置算術課,但這只相當于副課,最重要的還是經義和策論。
“是不是該四書五經了”溫仲夏喃喃自語,想著不如找掌柜的問一問。
“他這個年紀可以開始讀論語和詩經。”
背后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溫仲夏一跳,她回頭一瞧,驚訝一笑“客官,是你啊,真巧。”
杭曜清咳一聲“是我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