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小食攤前又排了一溜的小長隊,附近的攤主已經看習慣了,羨慕歸羨慕,卻也沾了些光,畢竟學生一多了,總有些人會順帶嘗嘗其他小攤的吃食。
一學生站在食攤前,想也不想便道“溫娘子,我要一碗打鹵面。”
“好咧,”溫仲夏笑問,“客官要澆什么鹵子”
她提前準備了四種打鹵面的鹵子,分別是茄子肉沫、番柿雞蛋、土豆肉沫和素三鮮,以后還能定期換個花樣。
那學生沒想到還有這么多選擇,看著眼前瓷碗里噴香撲鼻的鹵子,一下子犯了難。
后面有學生起哄“快點吧,不要猶豫了,就選茄子肉沫吧。”
“番柿雞蛋看著好吃,選它。”
這么一鬧,學生愈發難以抉擇了。
溫仲夏笑了“客官,要不這鹵子每樣都來一點吧。”
學生眼睛一亮“可以嗎”
“自然可以,想怎么混搭全看你口味。”
“那我全都要”
“好的,稍等。”
總算解決了這個嚴重選擇困難癥的客人。
打鹵面一般用的是刀切手搟面,揉好的面團搟成一張薄薄的大面皮,反復折疊幾次,再用刀切,可切細切寬。
切好的面條怎么抖都不會斷。
手搟面口感筋道,比起摔打的拉面,表面顯得粗糙一點,也就更容易掛鹵汁。
溫仲夏煮面條時,聽見秦遷那張嘴還在隊伍里嘚瑟那日吃的水煮魚,似乎說不膩。
“那水煮魚真是世間美味,吃完一身汗,太過癮了。”
馮淵就在他身后,皺著眉頭“都聽你絮絮叨叨八百遍了,莫要在顯擺了。”
“馮衙內吃過麻辣水煮魚嗎”秦遷語氣欠欠兒的。
馮淵
秦遷故意道“原來也有馮大衙內沒吃過的東西啊,那我就顯擺。”
“你”馮淵氣結。
他在腦子里快速轉動,自家最近有沒有什么喜事要辦的,好像無人過生辰。
要不催一催他大哥,趕緊成個親吧,這樣好有個由頭請溫娘子去做宴席。
轉念一想,好像也不行。
他們這種官宦人家辦宴席請廚子,不是他們這些小輩能決定的。
唉,突然羨慕起這些平民之家了,沒那么多規矩講究。
食攤人多位置少,有些人稍微擠一擠,有些心大的,干脆端著碗站著嗦面,自然也有那在意形象的學生,覺得不雅。
溫仲夏這邊碗是可以帶走的,如果自己沒帶碗,多付兩文錢,到時候把碗送回來便奉還兩文。
輪到馮淵時,無處可坐。
秦遷看著他,拍拍自己屁股底下露出來的一點邊邊“馮大衙內,要不來擠一擠”
馮淵豈會不知他在故意擠兌自己,鼻子哼了一下“不需要。”
他在半空打了個響指,竟有倆小廝搬了一張紅木小桌子并一把椅子,顛顛奔了過來。
小廝在空地上擺好桌椅,馮淵慢悠悠地掀袍坐下,一臉得意張揚。
眾人
見過自帶碗筷的,頭一回見自帶桌椅的。
溫仲夏都不禁露出訝異之色,這馮小衙內還真是一如既往的騷包。
馮淵對旁人注視的目光絲毫不在意,專注看著眼前這碗噴香的打鹵面。
他也是每樣鹵子都要了,溫娘子并沒有把鹵子疊加一起澆,而是按照“十”字狀,一樣挨著一樣澆,看上去賞心悅目。
茄子是長條形的,紫色的表皮被燜得皺了起來,看著就十分軟爛。土豆切成了小丁,細細的肉沫粘在上面。
金黃的雞蛋和紅色的番柿混在一起,顏色漂亮極了。
素三鮮沒想到是食材最豐富的,里面光肉眼可見的就有木耳、黃花菜、韭菜和嫩豆干。
正中間,他擱了一勺香辣醬。
馮淵欣賞完畢,拿起筷子把面條用力攪拌攪拌。
卷起,入口,妙啊。
打鹵面的芡汁兒是關鍵所在,濃一分便坨了,薄一分掛不上面條。
碗里的鹵汁便稠得恰到好處,爽滑筋道的手搟面每一根都被鹵汁包裹著,咸香適宜,真是絕配。
茄子軟糯可口,肉沫鮮香,土豆丁抿一抿便化成了泥。
更驚艷的是那番柿雞蛋,不僅賣相好,味道酸酸甜甜,令人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