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不論是香辣,還是蒜香烤魚,都是重油重口的菜式,溫仲夏接下來便做了道黑椒牛柳1和番柿蝦滑粉絲煲,給客人換換口味。
其中黑胡椒這種珍貴香料,她自己舍不得買,但這座宅子的后廚竟然備了一小瓶,要不是被她發現,小廝們都不知道是做何用的。
這么好的機會,不用白不用。
牛柳選的是極嫩的里脊部位,切成小長條,用淀粉、蛋清等腌上勁,鍋里多放油,牛柳炸一遍,將汁水緊緊鎖住在內部。
黑胡椒搗碎,不用太細,吃得就是那種顆粒感,調成黑胡椒汁,倒入牛柳中,翻炒收汁即可。
除了這倆道菜,還有兩道簡單的清炒時蔬。
丫鬟上菜完畢,退了出去。
眾人仔細端詳新上的菜式,牛柳呈現黑褐色,和同樣切成長條的青紅椒、胡蔥混雜在一起,顏色豐富,一股十分奇異的濃郁香味勾得人心癢難耐。
牛柳鮮嫩無比,一咬一口汁,微咸微辣。
吃到黑胡椒的顆粒,唇齒間門滿是椒香味,但這種椒香又和青紅辣椒的味道不一樣,更加柔和芳香,并不刺激,襯得牛肉的滋味更醇更鮮。
“這黑椒到底是何物我以前從未吃過,太香了。”席間門一客人感慨。
馮淵大大咧咧道“管它是什么,好吃就行。”
“黑椒應當是指黑胡椒,一種產自天竺國的香料。”韓則仁解釋,他知道黑胡椒很貴,很多廚子不熟悉,都不敢用它入菜,今日的廚子倒是膽大,竟想到和牛肉一起炒,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絕妙口感。
那客人笑著舉起酒杯“那我這是托了馮兄的福,才能嘗到這天竺國的珍貴香料。”
馮信還沒回話,馮淵搶先道“托的是溫娘子的福,是她做的菜,又不是我哥做的。”
他嘴里包著一整口牛柳,嗓音含含糊糊。
馮信對弟弟慣常的口無遮攔,已經無奈,懶得管他,繼續招呼朋友吃菜喝酒。
韓則仁眉頭皺了皺,馮淵剛剛說的什么,吳娘子
他沒有多想,注意力轉移到那道番柿蝦滑粉絲煲上,湯底鮮紅,一粒粒乳白色的蝦滑丸子臥在晶瑩透亮的粉絲上,表面點綴著點點蔥花,光看著就美味無比。
他只是眨了兩眼,這鍋粉絲煲瞬間門沒了一小半。
一群人紛紛毫不客氣地撈蝦滑,粉絲一夾就是一大坨。
再看下去,估計馬上就要沒了。
韓則仁便趕緊夾起一粒蝦滑丸子,好嫩好滑,還富有彈性,浸透著番柿的湯汁,口感酸酸甜甜,令人胃口大開。
粉絲細細滑滑的,掛著鮮紅的湯汁一起吸入口中,頗有嚼勁。
再喝一口熱乎乎的湯汁,番柿味極其濃郁,酸甜適宜,咽下后,嘴里的油膩感一掃而空。
這一次的宴席并不像以前吃過的那樣,上來就是名貴的鮑參翅肚,或者滿桌的雞鴨魚肉,從味辣濃香的新式烤魚到清新爽口的炒時蔬,菜式不多,但搭配極其完美,席間門的眾人無一不吃得心滿意足。
那馮淵到現在還在烤魚里撈一些邊角料配菜,似乎沒吃過癮。
一客人沖馮信道“怪不得你這頓飯搞得神神秘秘,原來是請了個名廚,莫不是宮里出來的廚娘”
“這回你可大大猜錯了,”馮信笑道,“誰說只有宮里的御廚才有好廚藝,這民間門才是真正的臥虎藏龍。”
這話把眾人的好奇心吊了起來,什么人能讓一向挑剔的馮衙內如此贊賞
“既如此,不如把她請來一見,大家吃得高興,合該賞。”席上的衙內、富商公子和馮信一樣,都有愛撒錢的癖好。
馮淵舉手“該賞,多多給錢。”
見大家都有這想法,馮信便招來小廝,交代了兩句。
此時溫仲夏正在做最后一道飯后甜點,紅糖糍耙。
糯米蒸好后交給小廝去捶打成糍粑,炒熟的黃豆讓丫鬟幫忙搗成細粉,她自己負責熬紅糖漿。
分工合作,效率加倍。
軟糯的糍耙搓成長條,小火炸至表面金黃,往黃豆粉里滾上兩圈,由白變黃,最后淋上黏稠的紅糖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