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端午節還有四日,但是大街上已經有了濃厚的過節氣氛,到處有小販叫賣柳葉、桃、五色絲、五毒香囊等節慶物品。
家家戶戶在屋前屋后撒雄黃粉,小孩戴百索子,門口掛艾虎,有的還會在大門上張貼鐘馗或者張天師的畫像,都是為了辟邪消災。
大宋過端午的特色吃食也相當多,比如香團果子、紫蘇,還要飲菖蒲酒、雄黃酒等等,不過最受老百姓喜愛的還是各色粽子。1
溫仲夏經過對學生們的隨機調研后,還是決定咸甜各做一半。
盡管她自己是咸黨忠實愛好者,但身為賣家,得主打一個水端平。
粽子做起來比青團省事些,不用費力揉面團,糯米、各式餡料準備好后,便可直接開始包。
粽子的形狀很多,溫仲夏和徐袖選擇最擅長的三角粽,她喜歡把粽子用粽繩捆得緊緊的,這樣里面的糯米吃起來更黏更有嚼勁。
說起來簡單,姑嫂二人包完第一批的幾百個粽子,手都要包麻了。
不過看到排隊買粽子的隊伍排得一溜老長時,又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和上回青團一樣,為了讓大家都吃上,溫仲夏還是采用限量,每人每次最多買六個。
“只要不是咸的,甜的每樣都要。”
“溫娘子,我要肉粽,我和甜黨勢不兩立。”
這些學生精力充沛,排個隊還不忘爭個輸贏。
溫仲夏忙得顧不上調節矛盾,買完付錢,下一個。
此時齋房里,楊學正放下書冊,和進來的杭曜迎面撞上。
“杭博士,今日溫娘子賣粽子,你不去嘗個鮮”
“人太多,我不去了。”
“說的是啊,我那小廝排隊到現在還沒回來,我得去看看。”楊學正匆匆走出去,沒注意到杭曜背在身后的手上提著個白色布袋。
待他走后,杭曜回到自己的位置,看了看四周沒人,才把布袋打開,里面是沉甸甸的二十個大粽子以及二十幾個咸鴨蛋。
這是溫仲夏特地給他準備的,不用排隊。
杭曜抿著笑意看了一會兒,這些粽子的繩子以五個作一捆綁在一起,光從外表看不出哪個是什么口味。
他用剪子隨意剪了個下來,摸著還是溫熱的。
拆開粽葉,糯米的清香撲鼻而來。米粒緊緊抱在一起,表面有繩子的勒痕,透著晶瑩的光澤。
嗯
顏色怎么是棕褐色像是放了醬油。
他從小吃到大的甜粽子,沒有這種顏色的。
盡管心存疑慮,他還是毫不猶豫地朝尖尖處一口咬了下去。
原來是咸粽子。
難怪她把粽子給他時說里面有驚喜。
他本以為自己會吃不慣,沒想到味道還不錯,糯米微咸,帶著粽葉的清香,竟還有點沙沙的口感。
低頭一看,里面的餡料是咸蛋黃和五花肉。
一整顆的咸蛋黃被他吃掉了一小塊,色澤黃中帶紅,緊挨著的五花肉好大一塊,瘦肉部分紋理清晰,肥肉已經被燉成了透明色。
他將整個餡料吃到嘴里,蛋黃咸香細膩,五花肉鮮嫩多汁,肥而不膩,糯米也吸收了蛋黃香和肉脂香,多重滋味相互交融,一口下來格外滿足。
不知不覺,整個咸蛋黃肉粽幾口便下了肚。
杭曜默默回味了一下,突然覺得自己的口味可能要叛變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