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端午節也是要放假的,當日放假一天,而且不調休。
對于一眾學子來說,這個假日最想做的一件事約摸就是相約去金明池看龍舟競賽。
金明池前身是一個水軍操練基地,后來池子越挖越大,逐漸被建成一座風景秀美、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
皇室為了體現與民同樂,時常向老百姓開放,稱為“開池”,科舉放榜也是在這個地方,端午賽龍舟這種盛況自然不能例外。
溫仲夏也想去湊湊熱鬧,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為這種日子是賣吃食的大好時機。
想想到時候池邊滿是熙熙攘攘的圍觀游客,競賽沒個大半天結束不了,人們必定又饑又渴,這時候就該他們這些賣吃食的小販上場。
鑒于金明池離保康門有些遠,溫仲夏這次只預備賣兩樣吃食,一是端午必備的粽子,二是蜂蜜香櫞茶。
原本她想過做酸梅湯或者綠豆湯,都是清熱的絕佳飲品,不過這兩樣在大東京實在常見。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楊梅渴水、紫蘇飲、甘蔗汁、皂兒水等等,各種飲品五花八門。
東京人鼓搗涼水,誠有一套。
幸好她弄到了香櫞,可以做一個類似上輩子冰紅茶的飲品。對東京百姓來說,有個新鮮感。
紅茶加冰糖熬煮,過濾掉茶葉,放涼。
香櫞切片去籽,撒一點糖和鹽,腌漬出汁水,倒入紅茶中,再加調好的蜂蜜汁兒。
最關鍵的冰當然少不了。
大宋的制冰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冰不再只是王公貴族的專屬,老百姓也能用得起,到了夏日還有專門的職業“賣冰人”,靠著賣冰塊就能養活一大家人。
溫仲夏買了兩種冰,一種是最潔凈的,能直接放在涼水里飲用,一種是次一級的,往往是直接開鑿的冬日河里的冰,儲存到天熱來賣。這種冰吃了容易拉肚子,但能用來冰鎮。
唯一可惜的是沒有一次性的杯子,還是只能帶碗,幸而賣飲品的都是這么干,客人也都習慣了。
端午當天。
溫仲夏三人簡單吃了幾個粽子當早餐,便收拾家伙式準備出發。
兩箱冰塊可是重點保護對象,溫仲夏用了兩層厚被子將其嚴絲不漏地裹住,生怕撐不過一個上午就化沒了。
“阿姐,為什么要給冰蓋被子啊,那么悶熱,不是會化得更快嗎”
溫孟冬的小腦袋實在想不明白。
“因為這被子是用作隔熱的,它既能隔絕外面的熱氣進去,又能減少里面的冷氣流失。”
“哦,是不是就像我們冬天穿厚衣服,也是為了擋住外面的冷氣,又不讓身體的熱氣跑掉”
小家伙一點就通,溫仲夏給了他豎了兩個大拇指。
坐上李叔的驢車,朝金明池出發。
溫仲夏本還以為出發得夠早了,沒想到東京老百姓對這龍舟賽事格外熱絡,還在去的路上,她就碰到了絡繹不絕的馬車、驢車,騎馬的年輕人,還有三三兩兩的行人結伴走著去。
幸好外城路寬,不然都要堵車了。
終于到了金明池,一看,嚯,真的好多人啊。
龍舟都還不見影兒呢,池邊圍觀的游客已經擠擠攘攘,聲音嘈雜,比上次在大相國寺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溫仲夏不敢往人群里擠,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稍微開闊一點的位置,把東西從驢車上搬下來,安置好。
李叔今兒也想偷個懶去看龍舟賽,約好等比賽結束,就在此地匯合,再送他們回去。
“賣粽子咯,好吃的大肉粽,香甜的蜜棗粽”
“冰鎮的蜂蜜香櫞茶,六文錢一碗,喝一口透心涼咧”
溫仲夏和徐袖歇了一會兒,便開始叫賣起來。
這會兒游客們大多在家吃過才來的,故而他們喊了幾遍,也沒人搭理。
溫仲夏不急,三人支起小馬扎坐著,悠哉悠哉地品嘗蜂蜜香櫞茶。
隨著日頭逐漸攀高,氣溫上升,人也越來越多。
不多時,有客人走了過來,是一家三口。
這一家人像是從人群里擠出來的,衣服都被蹭歪了。
“早說不要往里面擠了,看看現在多狼狽。”小娘子不斷埋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