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學生緊緊抱在懷里,碰都不讓碰一下。
想吃,明年努力爭取前三,自己拿嘛。
杭曜想到今兒是過節,也就懶得批評他們吵吵鬧鬧,不成體統了。
忽然想到自己放在齋房書案上的月餅盒子,別也被人打開分吃了。
他快步回到齋房,還好,原樣擺地好好的。
雖然盒子一樣,但里面的月餅不一樣,溫仲夏說是專門送給他的節禮。
雖然知道其實她給很多家都送了,但拿在手里,心底還是熱乎乎的。
每種口味兩個,一盒整整十二個。
他自是要帶回家和家人一同分享。
因為他時不時帶些吃食回家,如今過節要是不帶,家里人反而不習慣。
晚飯過后,周氏便讓下人將桌椅搬到院子里,一家人要賞月。
桌上除了水果、酒壺,便是杭曜帶回來的月餅禮盒。
“蓮蓉蛋黃,聽都沒聽過的餡料,”周氏嘖嘖贊嘆,“這玉兔搗藥畫得真有趣啊,活靈活現的。”
“溫記”
她念了遍右下角的名字,問女兒“這就是你哥哥經常去買吃食的那家食店吧。”
杭妍手里正咬著冰皮月餅,軟糯香甜又沁涼,顧不得回話,只是連連點頭。
周氏笑道“哪天得空我也去看看。”
到底是什么食店,能做出這么多好吃的。
她將整個月餅切成四份,先給了婆婆,再給丈夫,自己嘗了一塊,最后一塊被眼疾手快的杭妍叉了過去。
蓮蓉蛋黃月餅皮薄油潤,吃起來綿軟甘甜,中間的蛋黃沙沙的,好吃。
杭老夫人牙口不好,對這松軟的口感很滿意。
杭起遠卻覺得蓮蓉有些甜膩,他更中意那個鮮肉月餅,酥脆又咸香,鮮嫩多汁,可惜只有兩個。
此時碩大的月亮初升,皎潔的月光灑滿人間,不知道天上的嫦娥是不是也在注視著人間
杭妍咬著月餅,左等右等,不見哥哥來。
“娘,哥哥怎么不來一起賞月”
周氏道“他沒和你說嗎他去放河燈了,說要為我們全家人祈福,為祖母祈福平安長壽。”
杭老夫人笑得皺紋舒展“初辰這孩子有孝心,時刻記著我這老婆子。”
杭妍嘴巴頓時張得大大的,這個哥哥出去玩又不帶她。
什么祈福
明明是別有目的。
她把月餅大口咽下,蹭地站起來,說了一句“我也要去放河燈祈福。”
說完便跑,披帛甩地飛起。
杭起遠皺了皺眉“都多大了,還是這般沒規沒矩,看看你生的好女兒。”
周氏撇撇嘴“她身上也有你一半的血,這脾氣像誰還不一定呢。”
“”杭起遠被發妻懟得無話可說。
中間的杭老夫人笑哈哈打圓場“好了,老夫老妻了還拌嘴,孩子們聽見該笑話了,妍兒想去就讓她去,多派幾個人跟著便是。”
“兒子,給我剝個橘子吃。”
“是母親。”
放河燈祈福是大宋過中秋的一個重要習俗,東京城內水系發達,河流眾多,給百姓放河燈了極其便利的條件。
這回杭曜可不打算像七夕節那樣,再等著偶遇,他去溫記百味拿月餅時,聽到溫仲夏她們晚上要去放河燈,于是說自己也要去,正好一行人做個伴。
晚上放河燈的人可真多啊,江岸邊上像下餃子似的。
溫仲夏和徐袖領著冬兒和金水一打烊就來了,還以為他們來得夠早,沒想到還是低估了東京百姓對祈福的熱情,此刻簡直無處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