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客氣,我也有私心,我希望你的食店離我的綢緞鋪越近越好,將來能第一時間給我的鋪子送點心。”
伍長貴說完,二人俱笑了起來。
繼續商議一番后,鍋子吃得七七八八,湯下去了一半,伍長貴起身告辭。
溫仲夏給他包了一大包柿餅“本來就想給您宅子送去,正好您來了,一并拿回去嘗嘗。”
這柿餅從八月多開始曬日頭,反反復復曬,后來又要藏到陶罐里捂霜,前前后后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可算捂出一層漂漂亮亮的白霜,香甜軟糯,味道極好。
伍長貴道了謝,自己來這一趟,連吃帶拿的,便說“我那兒新到一批緞子,是江南最時興的樣式,下次讓婉娘給你們帶幾匹。”
溫仲夏忙說不用。
伍長貴不理會,拎著柿子走了,剛踏出門檻,他想起一件事,回頭道“你們莫著急,商隊就快回來了。”
溫仲夏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嫂子,徐袖雙手合十,立馬朝天拜了拜“阿彌陀佛,老天保佑,希望他們回程一切順利。”
別看這段時日他們都不怎么提,其實心里既期待又擔憂,一會兒擔心商船出事,一會兒害怕他們去了賓州找不到人。
現在伍老爺能確定商隊快要回來,說明他有自己特殊的渠道知道商船的行進情況,現在就看他們能帶回什么消息了,哪怕是個口信也好。
杭曜拎著一包柿餅回家,當做飯后點心。
因溫仲夏特地交代過,柿餅好吃但不宜一下子多吃,故而只擺出了五個。
“這柿餅真漂亮,頭一回見這么厚的白霜。”周氏拿了一個柿餅在手,白霜沾在手上,將指腹都染白了。
“又是那溫記做的”
杭曜點頭,想起溫仲夏把柿餅送給他時說的話,心中暗暗歡喜。
她說柿餅做起來實在費事,統共就捂了一陶罐,賣都不打算賣,數量不多,除了送給伍家一點,自家留一份,其他的都讓他帶回去嘗嘗。
杭曜用小刀切了半塊柿餅遞給祖母。
黃橙橙的柿餅一切開,里面像流心一樣的果漿便溢了出來,顏色橙紅,晶瑩剔透。
杭老夫人嘗了一口,那層白霜吃起來就像是更加細膩的白糖粉,外皮很韌,但里面的果肉又很嫩,糯嘰嘰,甜滋滋,吃得老太太開心地連連點頭。
吃完,立馬又伸手朝孫子要那剩下半個。
然而杭曜卻一口拒絕“祖母,您腸胃不太好,一次只能吃半個。”
“啊”杭老夫人眼饞得很,才把她的胃口勾起來,又不讓她吃,不是坑人嘛。
“我哪有那么弱,再給我吃兩口。”
杭起遠也勸母親“柿餅性寒,確實不宜用太多。”
杭老夫人瞪了兒子一眼“那你怎么吃一整個大夫不也常說你的脾胃不好。”
杭起遠
杭妍在一邊吃吃發笑。
杭曜一陣好勸,才把老祖母勸好。
杭老夫人對著孫兒從來不發脾氣,有商有量的“那明兒得給我留一整個,我上午半個,下午半個總成了吧。”
一家人都樂了,這老太太真會算計。
周氏細細品味,贊不絕口“溫記的廚子真是手巧,怎么會做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宮里的御廚也不過如此吧。”
杭妍大口咬下柿餅,一臉笑呵呵“我看御廚也比不上,御廚又不會做奶油蛋糕。”
“這么厲害的廚子不在宮里,在民間,真是稀奇,沒個幾十年的經驗恐怕做不到。”
杭妍搶先一步回話“才不是咧,溫記的掌勺大廚就是他們的掌柜,人家是個十八歲的小娘子。”
“哦”
聽到這話,周氏和杭老夫人皆十分驚詫。
“竟這般年輕”
“十八歲又當大廚又當掌柜,這小娘子巾幗不讓須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