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飛英是個地地道道的在農村旮旯地長大的農民,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學會踩稻苗,割豬草和溜小雞等。
他本來父母健在,家庭安康,在他四歲的時候父母外出務工,走之前說好了等賺到錢就帶著英英去大城市,上學讀書,過好日子。
然后第二年就因為工地意外父親死了,母親因為討公道也死了。陸飛英爺孫倆除了兩個骨灰罐,什么也沒得到。
那時候的陸飛英還不懂事,只有年邁的爺爺坐在了門口,抽了一晚上的旱煙,一言不發。
到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時候,爺爺便輕輕招手,讓獨自和狗狗玩耍的孫子過來。
他皸裂顫抖的手牽住了幼兒細嫩的小手,帶著他一步一步,來到了奔流的河邊,老人滄桑的眼中有淚光閃爍“英英,你想不想爸爸媽媽”
“想。”陸飛英稚嫩而又童真的聲音響起。
爺爺眼里有無盡的哀痛,牽著陸飛英的手就走向浪花翻涌的大河。
許是生命受到了威脅時的自我防御,扯著手陸飛英不愿往前走,就在爺爺使勁就要強行抱起他時,他撒了人生第一個謊言“爺爺,我們去哪里爸爸媽媽不就在家里嗎”
他知道爺爺想爸爸媽媽了。
老人的動作停住了。
在農村,一向有這么一個傳言,小孩子的眼睛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或者說,不干凈的東西。
老人看著眼前稚氣未脫面帶恐懼的孫子,干裂的嘴唇微微蠕動,最終他的肩膀塌了下來他放棄了。
飽經風霜的老人佝僂著身子,一步一步,帶著幼兒又離開了河岸。
他們一起回到了冷冰冰毫無人氣的家里,卻默契地再也沒有提起過陸飛英看見父母的事情。
但是這件事在小小的陸飛英心里,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謊言并不是什么大事。
十三年后,陸飛英十八歲。
此時勁瘦有力,皮膚白皙的陸飛英正在落落破破漏風的屋子里利落地打包東西。
一雙碗筷,一袋米,一個小鍋,一盒火柴,一把鐮刀,幾罐咸菜,還有一條狗。
“嗯,齊全了。”
今天爺爺去世就滿三年了。
三年前,也是爺爺剛去世那會,國家實施“幸福到農村”計劃,政府特地派了專業人士來估量村里建設的價值。
在專業人士轉悠了三天三夜都沒找到村口后,果斷向上面了提出將一村人全部打包轉移到大城市的一塊待開發地的計劃。
但當時爺爺剛去世,陸飛英打算守孝三年,因此拒絕了搬家。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陸飛英也滿十八歲了,是時候出村去投靠小時候的玩伴二狗子了。
也不知道二狗子怎么樣了,在大城市好不好,陸飛英邊收拾東西邊想。
聽說大城市里面有在地上跑的鐵盒子,還有隔著很遠都能說話的電話,他到時候要和二狗子一起試試
想到這里,陸飛英就搓了搓手,心情非常激動,他將自己的碎花小包袱背在背上,把一條土黃土黃的小狗摟在腰間,就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了。
“發財,我們走”
大城市
我來了
只是陸飛英剛剛走出村口,還沒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和他的小山旮旯究竟有什么不一樣,脖子就突然一涼,然后便是液體被緩緩注入身體的感覺。
下一刻,陸飛英眼前發黑,天旋地轉,整個世界都在扭曲。
救、救命外面的世界這么兇殘的嗎這是陸飛英陷入昏迷前最后一刻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