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她已經帶著霍嘯的遺物回來,謠言早晚會不攻自破。
胡秀哭笑不得,以為讀書人面皮薄,忙安撫“村里都這樣,不喜歡就叫你二嬸應付。”
記憶中,身形瘦小的二嬸陳桂蘭的確生了張厲害的嘴皮子“那要請她過來嗎”
交談間,幾人已經進了屋。
屋內點了煤油燈。
本是極昏暗的顏色。
但婆婆將屋里收拾的很干凈,昏黃火光下,倒也顯出幾分柔和溫馨。
胡秀正不顧拒絕的給兒媳兩個哥哥泡茶,聞言擺手“不用,你瞧著吧,人馬上就來了。”
事實上,胡秀的確很了解妯娌。
這不,話音剛落,才關上的大門就被人“碰”一聲推開。
方才聽人說侄兒媳婦回來了,還跟兩個男人鉆了小樹林,陳桂蘭當即給了嚼舌根的一頓撓,然后呼哧帶喘的一路跑過來。
心里則想著,若藺家那丫頭真藏了貓膩,她那眼睛就是尺,一瞟、一測,任她魑魅魍魎也得現原形。
但當視線對上坐在條凳上的兩個男人時,她心底那火氣就像是被戳破的氣球,“唰”一下癟了。
胡秀將泡好的茶水遞了出去,才笑看向妯娌“桂蘭來了啊還沒吃吧正好在嫂子家吃餃子。”
餃子是前幾天得了豬肉包的,白菜豬肉餡兒,一氣兒包了百來個,除了給龍鳳胎煮了幾個,其余的胡秀沒舍得動,全凍了起來,就等著兒媳回來給她甜甜嘴呢。
一聽是餃子,陳桂蘭下意識的吞咽了下。
她家孩子多,半大的小子吃窮老子,尤其這樣的小子家里還有四個。
所以,也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陳桂蘭才能吃頓好的。
這要是往常,她也就留下來占了這個便宜。
但眼下村里頭還有不少喪良心的在胡說八道。
丈夫跟老三家兩口子也在等著信兒,哪有功夫等餃子上桌
想到這里,陳桂蘭又瞥了眼屁事不斷的侄兒媳婦。
這才發現,二十天不見,藺家丫頭變化不小。
怎么說呢,就好像從前罩在身上那股叫人牙酸的擰巴勁兒不見了,像是真心過日子的了。
于是,除了大嫂外,從來說話帶刺的陳桂蘭回絕了嫂子的留飯后,難得沖著侄兒媳婦扯了扯唇“小藺坐車累的不輕吧。”
藺葶訝異對方的好態度,笑回“是挺累的,這么多天基本都窩在車里。”
喲還真真從云端上飄下來了從前知識分子的派頭可沒少擺。
陳桂蘭心里好奇,便打算坐下好好問問。
但剛挨著凳子,就又想到還有一屁股操心等著自己,遲疑幾番,到底還是往外挪了步子。
到門口時,卻發現侄兒媳婦也跟了過來。
明白對方是要送自己,陳桂蘭的笑容里這才多了兩分真切“不用你送,累了晚上就好好睡一覺,二嬸明天再來找你好好嘮嘮。”
陳桂蘭雖長了藺葶一個輩分,但年齡真心不算大,也才38歲,模樣也秀氣,這么笑起來,倒顯出幾分親切。
藺葶雖不清楚對方為什么與記憶中不大一樣,但誰愿意見天被人刺撓,便也笑著回“今晚怕是不得安寧,肯定很快就有人上門了。”
“太陽落山的當兒,外頭還下著雪,誰沒眼色上門放心吧,最快也得明天。”再說了,今晚上她先去收拾了那幾個心眼長歪的,明個兒單單被瞧瞧熱鬧也沒啥,她自己好奇呢。
思及此,陳桂蘭又朝坐在沙發上喝茶的親家小舅子招呼了一聲,便推了門,眨眼就消失在雪色里。
而后知后覺反應過來什么的藺葶,回頭瞪向二哥。
在捕捉到他眼底的笑意后,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分明早知道今天不會有人上門,卻故意瞧自己著急。
藺葶深呼吸哥哥什么的果然還是很討厭
晚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