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能堅定自己的內心,不懼怕痛苦尋找真相,最后說不定能離開,但如果因為逃避痛苦,最后也會變成人偶。
而北笙凝之所以能想到通關的方法,其實是因為在目睹了這個副本里一件件悲劇之后,她發現真正有病的,其實并不是這些所謂的病人,而是某些家屬。
明明他們才是病得最重的人,卻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來治療。典型的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這就很離譜。
但家長們應該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不規范的醫院以及治療,成了困住孩子們的囚籠。
因此在這個副本里,不是醫院搞錯了治療方法,而是弄錯了病人是誰。
所以卓晁隊長才留下“治療要治假”的信息。或許他要表達的,是“要治療的是家屬。他們才是病人。”
照這樣來看,卓晁他們當時進入副本,應該已經很接近真相了,但最后非常可惜,沒能通關副本,離開那里。
確認家屬應該是病人后,北笙凝又在思考,怎么才能讓身份轉換。
按照病房里,治療意見和作息時間來看,洗漱吃飯睡覺這些都很正常,只有吃藥那一欄與治療相關。也就是說,象征著病人開始治療的事情,就是從服用白色藥片開始。
他們在13樓康復之家里目睹的生產線,也是在生產白色藥片和紅色藥片的。
再加上康復之家里的提示,以及院長說的話。
北笙凝判斷,讓人吃下治療藥物的那一刻起,這些家屬就變成了副本里病人的角色了。
其實這些病院里的孩子們之所以覺得如此痛苦,起碼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帶給他們痛苦的人,正是與他們血脈相連的人。
這個世界上大部分家長還是愛自己孩子的。他們也知道父母愛自己。可這份愛太過窒息。
人們總是期待可以互相理解,尤其是親近的人。他們希望父母能試著理解和改變,可事實卻是,我們無法改變別人。
這些家屬其實也并不真的是孩子們的家長,這些“人”也算噩夢具象的體現。
但起碼,當那些因負面情緒而形成的所謂“家屬”成為病人,體會到孩子們感受的時候,噩夢,才有機會終結。
輕嘆一聲,北笙凝伸手從病號服的口袋里,取出一張照片。這才是真正的彩虹花合影。上面是三個年輕的孩子,看背景里的書架,以及桌上的畫稿,應該是三人用業余時間在畫漫畫的樣子。
明明還那么年輕,最后卻被折磨成副本里怪物的樣子。實在太讓人遺憾難過了。
然而觸碰照片的時候,北笙凝收到一條提示。
恭喜玩家北笙凝獲得夢貘獸的好感。
特殊選項開啟,是否查看
“查看。”
它誕生于勇氣,在絕望中給孩子們帶來希望,卻又不可避免地,因為孩子們根植于心底的恐懼,沉睡于絕望之中。
夢貘獸對您存有好感,是否同意收容對方
“確認收容。”北笙凝毫不猶豫回答,然后拿出手機,“用這個做容器。”
玩家北笙凝接受了“夢貘獸”的好感,恭喜恭喜。
容器已確認。s級污染物夢貘獸,收容成功。
夢貘獸夢幻與現實只在一念之間。只要你足夠堅定,我會為你抵擋一切。夢貘獸可以吞食夢境并制造出完美幻境。它的吐息可以制造無火之焰灼燒敵人,摧毀幻境。
備注夢貘獸的能力會隨著使用者內心的堅定程度而變化。相信我,對心靈脆弱者來說,它會是你無法掙脫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