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天,郭元乾載著老妻去了津沽最大的醫院,回來的路上就說起醫院推薦他們去京城的醫院。
街坊們早兩天就聽張老大夫說過了,郭家嬸子傷得重,他治不了,沒成想津沽的大醫院都治不了,竟然要去京城。
別看津沽跟京城說起來離得近,但這年頭,一百多公里已經算是很遠了。
既然定了去京城,郭泰安跟郭無恙才上了三天課就又開始請假。
郭元乾也怕路上有閃失,是找了街道的干事,跟著公家的一支隊伍去的京城。
這就比自己一家人單獨去京城要安全得多了,郭元乾是絕計不肯給外人有機會傷害自家人的。
去了京城,也是找的最大的醫院,郭元乾干脆給家里人都做了個身體檢查,又買了一些西藥備用,到時候一家人要在海上漂幾天,那會在船上,要是病了,可不好找大夫呢。
這次他們準備在京城呆兩天,除了是等身體的檢查結果,郭元乾還帶著孫子郭泰安順便辦了點事,把帶往京城的十六根大黃魚給兌換成了英鎊跟美鈔。
這也是他打聽了坐船的情況后定下的主意,家里這二十根大黃魚加起來能有七十多斤重,他們一家五口,老妻要裝病,那他得全程照應就脫不開身了,小皆安太小,還得無恙照顧,就憑郭泰安一個人怎么可能照應得了所有人的行李再加上七十多斤的大黃魚
再說了,他們去申城是求醫的,這又將要夏天了,自然不可能帶太多行李帶在身邊,所以,重的大黃魚就得換成輕便一些的紙幣。
而據郭元乾打聽到的消息,在港城那邊除了大黃魚也就是美鈔跟英鎊比較吃香,他也就兌換成這種兩種貨幣了。
六十斤換回來也就輕輕巧巧地一個小包裹。
安梅有些心痛,郭元乾倒是還好,“家里那些大黃魚是舊式的,買家給了個好價錢,買家說是這東西有點額外價值,既然有額外價格,那留在內陸也比我們帶出去要好。剩下的我也不準備帶走了,回了津沽也都換成外幣吧。”津沽自然也能出手兌換外幣的,只不過,他怕碰上熟人,這才改在了京城出手。
但現在家里剩下的也就四根大黃魚了,即便是碰上了熟人也不打眼。
“一點都不準備留”安梅等孫輩們都睡了,才低聲問丈夫,她還是老派的想法,“不說留一點以后做個后路,就說等以后無恙長大,拿什么給她打首飾做陪嫁難不成到時候再去買現成的嗎”
郭元乾原想說到時候在港城買了黃金自己再打也是一樣的,但話到嘴邊又改了,“那等回了津沽就拿這舊式的大黃魚換點新式的大黃魚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