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乾暫時是不準備開了,“等制衣廠這邊上了正軌,我再開吧。開還是得開的,不然手里寶石去哪里出手”
“今天看到那個紡織廠,”安梅提起那個拿寶箱換染絲方子的大老板,“不知道他收不收”
郭元乾覺得估計不得收,“他家的廠子開那么大,還一直在擴建,我估計是沒有這個心思收購寶石了。”
“真的是有錢。”安梅感慨了一句,那么大一間廠房,那么多工人,銷量也那么大,這前期投入,真真是令他們望塵莫及啊。
不然當初人家能那么大方呢,郭元乾對這位老板的印象還是挺好的,“為人也厚道,當初他出的價確實是不錯的。”大黃魚都值不少錢了,還有寶石呢。
“確實是厚道。”她當初也不過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能有這么大的收獲。說實話,那些年她跟丈夫能傾盡家財支付兒子兒媳婦,也就是寶箱給了他們夫妻倆底氣。
雖然寶箱埋在那里二十年他們夫妻兩個都沒想過要動它,可是只要想到家里還有一個寶箱,她和丈夫就舍得傾盡家財支付兒子兒媳婦了。
因為在津沽也是背井離鄉,在港城也是背井離鄉,所以夫妻倒是并不覺得因為寶箱不得已從津沽遷居港城就得怨點什么。要怨也怨該怨的人嘛。
既然定下了開制衣廠的事情,夫妻倆接下來就要忙碌開了,郭元乾眼看目前是沒法馬上去寶安縣了,就安排郭泰安把平安抵港的電報發了,發電報也要排隊,郭泰安排了大半天,才把準備好的電報內容交上去了,交上去交了錢就完事了,反正不可能叫他們看見工作人員發電報的場景的。
發了電報郭泰安也跟著爺爺奶奶在外頭跑了幾天,期間兩位補習老師送資料過來都是郭無恙接受的。但他們也沒跑幾天,因為暑假來了,兩位補習老師上門來了。
前期該安排的都安排了,機器也訂了只等改建好了廠房就送貨過來,郭元乾和安梅把外頭的事情托付給了李宵,也都回來聽粵語補習了,制衣廠還是前期籌備階段,自然還是先著緊粵語補習。
孫衛平跟蘇語恒兩人見識過住宿環境之后,就對郭家人越發上心起來了。
孫衛平還好,只抓粵語補習,蘇語恒抓的就多了,郭泰安的功課,郭無恙的功課,甚至連小皆安他都沒放過,一并補習了。
兩位補習老師都住在家里,平時溝通都跟郭家人說粵語,說是要創造一個語言環境,這樣對于提升語言能力有用。
這個法子好像真的還挺有用的,補習了一個星期之后,一家人就可能說點像模像樣的粵語的,不多,但好些都能說得標準了。
這個標準是孫衛平跟蘇語恒共同判定的。
郭無恙聽著好像還是有一點差異的,但是兩位老師都認定了他們有進步,說得非常好,郭無恙又不是權威方,也就沒有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