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乾一行人把廠房又仔細看了一遍,確定沒有什么問題,就等著縫紉機廠送貨上門來了。
還挺準時,十點鐘的時候,就有車子停在了后院的院子里,因為之前說好了后院比樓前更方便卸貨,車子就往這邊來了。
一輛大卡車,里面裝滿了機器,這等縫紉用的機器精貴,普通的卸貨工人是接不到這樣的活的,是縫紉機廠安排的有經驗的卸貨工人卸貨,從一樓搬到二樓的廠區,布局圖一家人都有看過,問明白了卸貨工人搬的是什么機器,就一一指點著放到該放的地點。
很快整個生產加工車間就鋪滿了機器,提前有參考了流水線的工序,所以機器的擺放是有一定規律的。
而且這個擺放方式,就是縫紉機廠安排來教授使用機器的趙老師傅也沒有挑出來什么問題,“看來安排這個的還是有經驗的。”
“也是跟有經驗的請教了。”郭元乾說是這么說,還是虛心地請趙老師傅幫忙看看,是否有哪里不太順暢的,如果有請他不吝指點一二。
趙老師傅到底是經驗比較充足,看郭元乾挺能聽得進建議的,不是那種胡亂指揮的人,就指點著調整了一二處的機器,“開扣眼、鎖扣眼、拷邊可以安排一個女工來做。這個工都不是大工量,沒必要分成兩處。”
“果然還是趙老師傅有經驗。”郭元乾把這個工是分成兩個工的,也是覺得拷邊的活計多一些,但開扣眼、鎖扣眼確實是活不多,個工安排一個工,也就剛剛好了。
趙老師傅大概是難得碰上這么捧場的東家,不光幫忙指點機器跟工位,還幫忙看了紡織廠送來的面料,多年的趙老師傅了,竟然叫他挑出來了有兩卷面料的不妥當之處。
都是略有一些小瑕疵,把瑕疵處剪掉不用,其他的部分還是能用的,但是趙老師傅氣勢很足,“郭東家要新開業的,這可是第一回合作,你們怎么能把這些有瑕疵的面料送過來”
“是倉庫失誤了,我們馬上補回來。”送貨的司機看到那兩卷不仔細不明細但一指出來就很明顯的瑕疵,也有一些不好意思,他知道這家制衣廠是新開的,還沒有開業呢,就出了這樣的問題,確實是是有些不大好,“我馬上回去,再送兩卷好面料過來。”
郭元乾自己平時跟面料接觸不太多,但他知道老妻是熟悉面料的,看她的神色就知道這面料勉強也能用,但如果能換兩卷好的自然是更好。
趙老師傅也并不以此居功,他只是提點郭元乾,“我們之前推薦這個面料打卷機,也是為著這些紡織廠送過來的面料并不全都是好的,你們收到送過來的面料最好是自己再過一次打卷機,這打卷機的速度可調整的,慢點卷,有沒有問題,一眼能看出來。”他抱了一卷布放到打卷機上去,開了較慢的速度打卷,提點郭元乾要特別注意面料的哪里情況,“每款面料都不一樣,但是大體上的驗看方法都大差不差的,不同面料只需要另外再注意個別特征。”
“剛開始可用慢速,以后適應了,可以快一些打卷,看習慣了,就能一眼看出來面料哪里有問題,有破洞那更是很明顯的。”趙老師傅可謂是很上心了,幫忙這次送過來的面料都驗了一遍。
并沒有哪卷面料不行,有問題的他已經挑出來叫紡織廠的送貨司機給帶走了。
他們這邊把面料驗看完,去醫院做體檢的工人們都回來了。
一回來看到機器都擺好了,面料也都回來了,原本空蕩蕩的車間里一下子就不一樣了,都有一些驚喜。
趙老師傅看人都到齊了,就要開始授課了,問明白了郭元乾除了一個管事邱瑗是有經驗的女工,其他人都沒有經驗,就把邱瑗帶在身邊做助手,開始教女工們用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