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梅聽著邱瑗這話說的也有道理,“那就下午改做大家自己的工衣,可以將夏裝、春秋裝跟冬裝都做一做。”
“好。”邱瑗也知道制衣廠目前接的是冬裝,自然把冬裝放在了心上。
目前制衣廠總共是十三個女工李宵介紹來的九人,補習老師兩位家長,廚娘兼守夜何靜,邱瑗,每人各六件衣服,足夠她們好好練手了。
制衣廠這邊的女工慢慢磨合,郭元乾在家里做的飾品模具也差不多了,只待晚上開始熔煉倒模。
雖然表舅那邊說不急,但郭元乾還是想著早些交過去,如果有什么需要改動的也有時間改動。
郭無恙每天也不是時時刻刻地學習,閑暇時也會過來圍觀一下爺爺和哥哥雕刻模具,這個活她還沒有學過,之前在津沽的時候她還太小,手里的力氣控制得不太好,都是說要等滿了七周歲,后來她滿了七周歲,家里又是一連串的事情,就顧不得這個了。
知道爺爺和哥哥在給舅太公家里做活,她也只是圍觀,沒有在一旁問來問去。
這天下午邱瑗就安排制衣廠的女工先給自己做衣服,她也是按照流水線的操作流程來安排的活計,幾乎每個人的工衣每個女工都有可能做到相關的一點活,但因為是給她們自己穿的,她們的心情就沒有那么繃緊,倒是比之前做裙子還要更順暢一些。
做的裙子畢竟是要準備掛在商鋪出售的,不免就注重一些,她們自個穿的衣服,真的有點什么瑕疵她們自己也不介意嘛。
制衣廠這邊順利,郭元乾這邊也順利,晚上倒好模,涼卻之后第二天上午又細細打磨鑲玉墜,仔細檢查過沒有問題之后,郭元乾就把東西送到了隔壁張宅。
張遠松有些驚訝,“這么快你不是熬夜趕了吧”
“還好,有泰安幫忙。”郭元乾把做好的飾品跟剩下的玉墜和黃金一起遞給表舅。
張遠松收下了做好的飾品,打開欣賞,其他的卻沒要,“剩下的就是給你的手工費,我在外面加工也是要付手續費的,還沒有你做得好。再說,這是我身為我們家可昭的家長,對老師表示感謝,怎么好叫你免費出工”
“那也用不著這么多的謝禮。”小黃魚一兩一條,換算現在的重量是三十一點二五克,六條小黃魚就是一百八十七點五克,雖然項鏈跟胸針他做的重量加起來是十九克,但八份也才一百五十二克,他這加工費都收了三十五點五克了,還有剩下的那些玉墜呢。
張遠松擺手不跟他說這個,“外頭沒你這么快,也沒有你這份手藝。”他把欣賞完的飾品收了起來,“你這份手藝這些年沒放下啊。”
“這些年雖然沒有開銀樓金店,但家里人的首飾都是我做的,偶爾也幫人加工幾件。”有時候也會做了賣出去,到底那賤賣了的銀樓是長輩傳下來的,郭元乾怎么敢真的把一切手藝都丟下了,自然還是一直都有在練手的。
張遠松點頭,“難怪你想著來了港城就開個首飾回收加工店呢。”有這份手藝,想必那些需要首飾翻新或者改款的都會找他了,他讓郭元乾把剩下的那些拿走,“我說了是謝禮那就是謝禮,你就不要跟我推來推去了。”
沒法,郭元乾只能把東西帶了回來,但叫他就這樣收下心里也難安,安梅就讓他給張可昭做一套飾品,“再添一點,就當是我們的賀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