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全家到齊了,港城不同于津沽,不必那么害怕舉報一事。
事情既然說開了,孩子們留在家里補習功課,郭元乾安梅夫妻自然還是照例去往制衣廠,制衣廠的女工被邱瑗安排得挺好的,這會已經開始做冬裝工衣訂單了,看這個速度,倒也不是很慢。
夫妻倆在僻出來的一間辦公室里忙碌,郭元乾是理一下制衣廠的賬目,安梅還在畫樣衣的圖樣,現在除了郭無恙那條裙子,安梅自己也畫了幾款旗袍,郭無恙參考時尚雜志上的資料,也畫了幾款洋裝,安梅觀察過附近女文員的裝扮,選定了幾款打板。
樣衣已經是有做出來了,相關的數據也有出來了,面料也已經下了訂單了,就等面料回來,就分出幾個人手做洋裝,反正冬裝工衣的交貨期還早著呢。
夫妻倆在辦公室坐了沒一會,就聽著邱瑗領了人進來。
“王老弟”郭元乾有些驚訝,沒想到王有財竟然找到制衣廠來了。
王有財笑瞇瞇地,“郭老兄,恭喜啊,這制衣廠開得不錯啊,這場地聽說你是已經買下來了的”
“我不比王老弟是做大生意的,所以本來我只是想著買棟樓收租,保一保家里的日常開支也就罷了。”郭元乾把人引進來喝茶,“只是受我表舅照顧,這才把制衣廠給開起來了,不瞞你說,這訂單還是表舅家的工廠下了工衣訂單呢。”
王有財有大半天加一個晚上的時間,自然是有打聽清楚了郭家目前的情況了,來了港城才一下船就有親戚過來接了,投奔親戚之后,沒幾天時間就買了薄扶林道的洋房,搬到了薄扶林道。
然后半個來月就開起了制衣廠,場地、裝修、機器、工人,半個來月就搞起來了,這會已經開始在做訂單的成衣了。
他來港城也就比這位郭老兄晚了兩三天的時間,他本來就是起意過來開廠的,他也是有開廠經驗的,這邊還有好些個親朋幫手呢,也花了快一個月的時間才慢慢走入正軌了。
要么是這位郭老兄家的表舅著實厲害,要么就是這位郭老兄跟他那表舅都厲害,不管是哪個厲害,他王有財都很佩服,“郭老兄比我厲害。”
“王老弟過獎了,真的就是一小廠子。”郭元乾就領著他去車間看,“機器跟女工都不算多,我這小本生意,也沒那么多的資金擴大經營,招的還都是沒用過縫紉機的生手,就想著能保點家里日用開支也就行了。”
王有財看了看井然有序的廠房,機器其實不算少了,場地也不算窄,放了機器有了這么些女工,還有余下不少空地,關鍵是那些說是生手的女工,用縫紉機用得不要太熟悉啊,安排工序的人想得很周全,上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的間隔時間很短,但一個個都做得挺好的。
王有財有一些不太敢相信,“郭老兄,你這些女工真的都是沒經驗的”他看著不像啊,據說是十二號開業的,今天也才二十號啊,才七八天的時間,就這么熟手了,“那你這邊培養女工還挺厲害啊,出師都挺快的。那些縫紉培訓點的活計你都能搶得過來了,它們那邊出師可挺慢的,兩三個月時間才能出一個熟手,那學費可不低,三個月,嘖嘖。”王有財搖頭。
“我這邊也是有個好管事。”郭元乾倒是知道縫紉培訓點教得慢,有九個女工在那邊學了有一個多星期的,基本功還沒有全部學到手呢,跟著一起學,還是被沒學過的新手給趕上了。
就單論這個教學效果倒是挺不錯的。
王有財點頭,“有時候能招到一個好管事確實是挺難得的,你運氣好。”他看了看一會,就這個流水線工序,從剪裁到衣服最后做出成衣,也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吧,不過完成之后還需要熨燙晾干包裝,這個時間就久了一些。
但等衣服晾干的時候可以做其他的活嘛,按這些女工的這個速度,招多點人,好好培養,再加點班,目前這個場地,一天幾百件衣服不成問題啊。
“一天幾百件那得招一兩百個工人才行,這個投入太大了,我們家可沒有這么多的資金投入。”郭元乾搖頭,兩百工人,一天的薪水都不少的,“招了這么么天,又哪里來那么多的訂單可做接訂單沒有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