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梅把合同拿給丈夫看,“用的是我們的制式合同,雖然有額外備注了幾條,但我看了沒有陷阱。”
“這應該是那家制衣廠接到的出口訂單,做不過來了。”郭元乾看了一下交貨日期,“十五天的交貨期,這個挺急啊。這種出口訂單一般是貨柜出貨,恐怕這代加工的單子不只我們一家接到。”估計有些小型制衣廠也有接到這樣的訂單。“衣服好做嗎”
安梅點頭,“挺簡單的棉紗衣,哦,這邊是叫t恤,短袖。”
“那就不管它,材料是他們的,我們只管做,百分十的訂金也差不多夠工人的薪水了,這一單又是四的付款方式,發貨前要先結清的,比工衣的訂單還要穩妥一些。”郭元乾覺得這種訂單可以做,“下回再有這樣的訂單,其實也可以接。”
郭無恙就有一些擔心,“聽說出口訂單要求高,萬一驗收不過關呢”她看合同上好像有理賠條款啊。
“就這個質量,我看都沒有我們服裝店的成衣質量好。”安梅把那件樣板衣服也拿回來,“這個做工,不能說是頂頂好吧”
看過樣板衣大家倒是放心了,這做工確實還比不過自家服裝店的成衣呢。
不過安梅覺得孫女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也怕有一些人就靠著這個發財的,以后再有這樣的訂單,還得看看他們的樣衣標準再接。”免得失手。
“要做這個訂單,服裝店那邊的就要先放著了吧”郭元乾現在都不太了解制衣廠的情況了。
安梅搖頭,“現在生產車間分了組,一組做服裝店的衣服,這兩天客流量已經回落,不用太趕了。一組新人做工衣,春秋裝不能拖太久,總得做的。一組做這個來料加工的訂單,這個要小心,我讓邱瑗專門盯著這個了。”
“那是條生產線了啊。”郭無恙沒想到自家這么厲害,“這才多久呀,就線齊開了。長此以往,咱們肯定得做大做強。”
安梅現在挺有信心的,“我今天問了,這家發料外加工的制衣廠挺大的,他們出口好多個國家呢,因為出口國家多,他們有時候同一時期要做春夏秋冬的衣服,像t恤這種簡單的就發外包了。”她把名字寫下來,“可以叫小六去打聽打聽這家制衣廠。”
“訂單多到要發外包,這種制衣廠的訂單那么多,利潤得多高啊。”郭無恙怎么感覺,“港城這邊做生意這么好做的樣子”
那也不是這樣的,“也有人進場最后賠了個血本無歸的。還是得選對行業,不過,現在看起來,大家都是一窩蜂地往紡織、成衣這兩塊擠了。”其他行業好像都沒有這樣紅火,當然也許是因為他們沒有接觸到,所以不了解。
其實按表舅的說法,張家的五金廠生意也挺紅火的嘛,這跟紡織、成衣也不沾邊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