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夫人又問紀明豐“鹿柴和楓橋夜泊,你可都背會了”
“會了”紀明豐忙站起來,朗聲背道,“空山不見人,但、但聞人語響”
他還算順當地背完這兩首詩,丫鬟們也在堂屋擺好了飯。
溫夫人叫他過來,摸了摸他圓溜溜的腦袋,笑道“很好。你午睡后帶書過來,我再教你兩首。”
“是多謝太太”紀明豐挺直著腰,激動得大聲說。
紀明遙稍稍向后躲了躲,沒叫這個幼弟的口水噴在自己身上。
紀明宜在下首偷偷對她劃臉。
紀明遙皺皺鼻子,也對她笑。
溫夫人帶孩子們到堂屋吃飯,落座前,對紀明遠說“這兩日你且別去崔家。”
紀明遠沒問為什么,只應了聲“是”,待母親和兩位姐姐先坐好,才自己坐下。
太太動筷,桌上無人閑話,紀明德也只好安靜吃飯。
又是食不知味的一頓飯。
好容易二姐姐吃完,大家洗手漱了口,紀明遠和紀明宜告退去上學,紀明豐也告退跟張姨娘回去了眼看是個機會,紀明德才要開口,便聽太太命她“你也去罷。”
紀明德的話便都悶在了胸口。
她只能聽命告退。
出了院子,她狠錘了胸前幾下才緩過氣,命奶娘“快去想辦法再打聽出來,這幾日安慶堂和太太屋里到底怎么了為什么昨兒上午崔翰林一大早來了,卻是二姐姐去的正院太太回理國府又是做什么去了還有,為什么正院又把東廂房收拾起來了全家就我一個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奶娘忙先答應著“是”,才瞅著她的面色說“昨兒和人打聽了那些,已是把外頭的銀子都用了”
“五六兩銀子十幾吊錢,都用光了”紀明德驚問。
奶娘苦著臉“姑娘啊,問的都是各處要緊的大爺娘子們,不多花些,人家哪肯開口。”
姑娘一個月六兩銀子的月例是不少,可也實在禁不住這么花銷
紀明德頓了一會,狠下心“把老爺上月給我的二十兩銀子拿出來,一定得打聽清楚才行”
“大姐姐要搬回來住了”紀明遙震驚。
“嗯,”溫夫人平淡說,“她從三歲離了我身邊,眼看要出閣了,我舍不得,想接回來住一年半載,老爺應了。”
是“老爺應了”,不是“老太太應了”。
紀明遙直覺區分出了這里的不同。
溫夫人不與她多說這個,笑道“趁回事的人還沒來,咱們說說你的陪嫁。”
紀明遙更震驚了“這會子就說嗎”
親事不是都還沒徹底定準呢嗎
“崔玨守信,他既應下,便不會毀約”溫夫人神色復雜,“且他年歲在那,最遲明年春夏你們就要成婚了,現在才打算,我還嫌晚了些。”
現在是春末,即將夏初,離明年春天只剩不到一年。
紀明遙徹底愣住了。
給了她一刻鐘緩神,溫夫人把昨晚熬夜粗糙寫下的嫁妝冊子遞給她“你先看一遍。”
紀明遙怔怔翻開第一頁。
第一行就寫著“壓箱銀,三萬六千兩。”
她手一抖,差點把冊子甩飛出去
她記得安國公府的規矩,女兒出閣,壓箱銀是每人六千啊
她忙看太太,想問太太是不是寫錯了,只是一時有些找不到聲音溫夫人被她的神色逗得直樂,才想和她說明緣故,外頭進來人回話“舅太太派了鄭嬤嬤來見太太。”
溫夫人便壓住明遙的手,命“請。”
鄭嬤嬤一進來就磕頭,見屋里都是姑太太和紀二姑娘的心腹人,才小聲說“我們大爺想再見姑娘一面。”
她祈求地看向紀二姑娘。
想到從陽昨日情狀溫夫人不忍拒絕,不由也看向明遙。
“見一面也好。”半晌,紀明遙說,“正好,昨兒我已把表哥送我的東西都收拾好了,請嬤嬤稍等一等,丫頭取來,一并帶回去。還煩請傳話若表哥那里還有我的東西,也請都送回來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