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親才與祖母鬧過不快,她不好主動提起,便暗暗期盼父親能看懂她的心愿,帶她同去。
但父親并沒似從前,會在兄弟姊妹里額外體貼關懷她幾句,只與娘說一聲便出了門。
紀明達不禁一懵。
父親仍是心緒不好嗎
溫夫人把女兒的失落看在了眼里。
她只以為,女兒是沒了父親慣常的關懷才茫然。
其余子女都告退回去了,她便和女兒一處做針線,一面慢聲細問她下午在熙和院如何,教她以后戒急戒躁。
想到三妹妹,紀明達應答得心不在焉。
她心里隱隱有所懷疑娘是不是知道三妹妹的心,才故意讓人那時把東西送去,也是意圖讓她認清她錯了
事已至今,娘何必如此,便不能與她直說嗎
她又不知三妹妹也屬意溫從陽現在倒似倒似她搶了二妹妹的,又要搶三妹妹的
溫夫人的確清楚紀明德的小心思。
但她以為,女兒既比她看得更清,知道明遙并不喜歡從陽,又和三丫頭更好,一定也知曉三丫頭的心意。
女兒又不在乎從陽傾心明遙,所以溫家一把東西送來,她就直接讓給明遙送去了,也是想讓女兒看見,明遙主動和從陽斷得干干凈凈,今后不要對明遙生出誤會。
看女兒一直些神
思不屬,溫夫人便覺得,女兒還在為她父親的態度傷心。
但她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刻薄寡恩之人。
明達是京中最出色的閨秀,自十一二歲起,求娶的媒人便幾乎踏破門檻,連宮中皇子都有傾慕之意,她父親自然在女兒里最喜歡她。
如今她一心要嫁從陽,在她父親眼中,她便只是理國伯的未來兒媳,怎么還會對她與從前一般無二呢。
但直到安國公從安慶堂回來,溫夫人也沒對女兒點明她父親的本性。
揠苗助長不可取。
她父親是什么樣的人,還是要靠她自己慢慢看清,否則,只會對她有害無益。
次日,紀明德仍留在正院,和兩位姐姐一同學習掌家。
已經讓她留下,溫夫人便一并教她,并不有所區別。
今日恰有兩件府外的大人情要走。一件是齊國侯的幼子周歲,下帖請安國公府;一件是永昌侯府的老夫人七十壽辰將至,亦要備禮赴宴。
溫夫人便令明遙先辦這兩件事,她去看紀明達與紀明德辦家常小事。
太太下了任務紀明遙只能干活。
齊國侯家的情況比較復雜,她先照著舊例,寫永昌侯府老夫人壽宴的禮單。
字才寫下兩行,門上來報“寶慶縣主到了,說來給二姑娘賀喜”
寶慶姐姐
紀明遙立刻放下筆,對太太笑道“我去迎寶慶姐姐”
這就讓她了有正當理由偷懶,溫夫人也笑“快去吧”又令紀明達兩人“你們也去迎一迎。”
紀明達起身的動作稍慢。
娘明知道,滿京貴女里,她最與寶慶縣主合不來,不過互相看在各自母親的份上忍耐。現今她退了和崔玨的親事,讓二妹妹定下了,還不知寶慶縣主會怎么用話刺她
祖母從前都會留下她。
娘為什么不留下她,反要叫她去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