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五更很快來至。
今日是崔玨在陛下身邊記注起居的日子。
他停止再想昨夜的夢。
他起身更衣、整理儀表、出門至上陽宮大明殿,在只有幽微星光與燈光的路上,竟然體會到了一絲輕松。
昨日已和溫姨母議定盡量推遲婚期,成婚尚早,且不必為這等事憂慮。
上午如平常一般度過。
至正午,皇帝又賜給今日隨侍翰林午膳。
飯畢,崔玨與同僚一起往陛下面前謝恩。
皇帝又留他問了一句“昨日匆匆去了安國公府,是有什么急事”
“是因近日京中無稽流言不少,恐有損紀二姑娘清譽,故與安國公夫人商議,推遲婚期。”崔玨答。
皇帝便道“這些人成日不干正事,只知碎嘴傳謠”他便命身旁太監“若知道在朝官員有誰平白議論崔家和安國公府,壞人名聲,只管報給朕朕也想看看都是些什么人”
崔玨謝恩道“些許臣子家中小事,本不敢勞煩陛下,只是女子清譽要緊,臣便含愧領受了。”
皇帝笑道“何需含愧你既為大周臣子,朕自該體恤關懷,不令小人有所毀損。”
從前看崔玨雖才識過人、進退有度,只是人過于年輕了,恐不夠穩重。但近兩日觀他在婚事上的行動考量,的確是個不卑不亢、少年老成、心懷恩義之人,倒可以用他看看。
他略作思索,便道“既你婚期延后,恰有一件差事給你。”
崔玨肅然靜聽。
皇帝道“去年冬日北疆多地雪災,朕雖派下欽差賑災,只恐尚有不到之處,使民生不安。朕欲再派數人到受災地驗看,你便與鐘御史一同到定涼去罷,一路好生習學討教、勿負朕之苦心。”
崔玨領命謝恩。
出宮后,他便至都察院尋見鐘御史,請教出差諸事。
因兩日后便要離京,辭別鐘御史,他又忙回家中,將此事告知兄長。
崔瑜不禁喜笑顏開“竟想不到陛下如此栽培你好、好啊”
換了個親事,雖不能趕著叫阿玨成家,竟也叫他多了個機會
崔瑜是做過外任的,忙叫親信人等去預備出門行裝,又挑了幾個常出門的仆從跟隨,又親手寫拜帖給鐘御史,要提前謝他教導幼弟。
終于粗糙打點了大概,已在夜間門。
崔瑜心中思索還有無遺漏處,忽想起因由在昨日之事,忙細問“昨日是安國公府突然叫你去的,我回來得晚,也沒來得及問你。他家真只是因流言,才叫你去商議婚期推后”
紀家再要變動婚事,崔家可要不依了
對皇帝,崔玨隱瞞了徐老夫人的謀算和紀二姑娘與溫家人相見一事。
對兄長,他亦然不提。
他只道“正是因此。”
紀二姑娘的私事,不必讓兄嫂知曉。
她說崔玨忽然想起她說“家丑不可外揚”時的神情。
兄弟如此,崔瑜不好深究,也就不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