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聶“請指教。”
“腐儒一味求圣人治天下,輕視律法的疏導。如果必須一年四季每日都是晴天,才可以五谷豐登。以此治天下,忽略了人性的善惡,未免不切實際。
俠也有兇俠和義俠。俠為仗劍者,兇俠以劍謀私欲,義俠以劍救世人。孟子曰雖萬千人,吾往矣,乃是儒之俠者。”
成蟜欣賞的看著韓非,這也是他為何對韓非有好感,很適合做朋友。
嬴政看著天空,輕聲自語“律法,人性”
蓋聶肅然“看來九公子對劍也有研究。”
韓非謙虛道“在兩位面前論劍,豈非貽笑方家。”
說完,韓非語氣一轉“莊子有一篇說劍倒是頗得我心。”
“愿聞其詳。”
“劍分三等,庶人劍,諸侯劍,天子劍。
行兇斗狠,招搖過市,為庶人之劍;以勇武為鋒,以清廉為鍔,以賢良為脊,以忠圣為鋏,為諸侯之劍;以七國為鋒,山海為鍔,制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舉世無雙,天下歸服,為天子之劍。”
“九公子所主張的嚴刑峻法,也是一把治世的利劍。”
“亂世重典,法可以懲惡,也可以揚善。”
蓋聶“劍是兇器。”
“劍也是百兵之君子,劍雖雙刃,關鍵,卻是在執劍之人。”
“彩”
成蟜不由得拍了拍手,哪怕已經知道,再次聽來,也是發自內心的贊嘆。
蓋聶眼中閃過佩服之色,衛莊同樣對韓非更高看一眼。
蓋聶握劍抱拳“請”
韓非整整衣襟,自信踏向庭院。
嬴政單手放在腹前,從墻根處離開,步向庭院之中,此時,他和蓋聶一樣,已經徹底認可韓非之才。
韓非看著嬴政,心里感嘆,也佩服嬴政會為了他甘愿冒這么大的險,若不是成蟜無心王位,恐怕嬴政已經死了。
但現在嬴政沒死,還有成蟜的親近和相助,他打算在嬴政身上壓一把。
雖然之前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感覺,呂不韋會被成蟜輕易拿下,但也終歸只是一種通感,算不得現實。
哪怕如今的韓國,哪怕在韓國已經一手遮天的夜幕,想扳倒張良的祖父張相國也是不易,可遑論在秦國不亞于夜幕在韓國權勢的呂不韋呢。
在他看來,他和嬴政很像,他和張良反抗夜幕,嬴政和成蟜反抗呂不韋,這很有緣,也可以合作共贏。
嬴政不知道韓非已經把他擺到和他同樣的位置上,淡淡說道。
“我曾經聽人說過,身處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狹小的天空,我很好奇,在這樣破敗的庭院中,如何寫出謀劃天下的文章。”
韓非收斂心思,拾起一片飄落的竹葉
“有些人沒有見過汪洋,以為江河最為壯美,而有些人通過一片落葉,卻能看到整個秋天。”
嬴政背負雙手“所以,你是后者”
“行萬里路,才能見天地之廣闊。”
說完,韓非聲音有些低沉“我曾經流浪”
“為什么流浪,難道家國不容”
“是為了尋求一個答案。”
“什么樣的答案”
“我遇到了一位老師,我問他,天地間,真的有一種超越凡人的力量,在冥冥中掌控著命運嗎。”
“你的老師如何回答”
“老師說,有。”
“那是一種怎樣的力量”
“當時莪也是這么追問的。”
“那么你的老師回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