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秦國朝堂之上,一直有對衛國用兵的聲響。
原本蒙驁老將軍表態,將親自帶軍進攻衛國都城濮陽。
只是因去年堯山一戰,蒙驁老將軍意外身死的緣故,這件事便擱置了下去。
然而在他與秦王離開咸陽去往新鄭前,此事又被重新提了出來。
上次朝會,就有朝臣啟奏,秦國應再行攻衛之事。
而一直低調的王家,王翦之子王賁,主動出列,想要帶軍攻打衛國。
其原因便是,王賁還差一些功勞拜為上將軍。
而若是滅掉衛國,這個功勞就足夠了。
王家身為軍中豪族,加之又事關家族長子成為上將軍,邁入秦國軍方高層的大事。
本以為十拿九穩,攻衛將由王賁領軍。
卻不曾想,殺出了一個人。
曾經的秦國隴西郡守李崇之孫李信。
與王賁一樣,他也差了一點,能被拜為上將軍。
而眼下雖然戰事不少,但能拿下足夠的功勞,拜為上將軍的戰事,也只有攻衛一個。
李信當然想爭取一下,誰知道下次這樣的戰事是幾年后。
無論是在官場還是軍隊里,都是一步快步步快。
想要封侯爵,最低也要先拜為上將軍,掌握一方軍權。
若是尋常之時,哪怕李信想要爭,也爭不過王賁。
但不知怎么回事,一直韜光養晦的昌平君出面,大力支持李信領軍。
導致本沒有懸念的人選,開始有了變化。
加之呂不韋趁機想要與王家示好,主動支持王賁。
秦王不得不選擇與昌平君一起支持李信。
場面一度僵持。
下了朝會后,嬴政還感嘆說,要是成蟜在就好了,以他的機智,定會打破僵局。
其實他知道,嬴政并不想在這個時候,與王家有什么分歧。
但考慮到王家在軍方的影響力的確太大,不能任由王家控制軍隊,否則很難說會不會再出一個比呂不韋還要棘手的家族。
武安君白起的事例,還歷歷在目。
武遂平陽重甲軍王齮的舍生忘死,幾乎成了嬴政心中的一根刺。
怎么可能讓王家把持秦國大部分軍隊。
白起一人就能影響那么大,遑論一個家族。
以上對于蓋聶來說并沒有什么可擔心的,唯一有些擔憂的是師父的老友公孫羽。
無論王賁李信哪一個帶兵,都不是衛國所能抵擋的。
而他又清楚公孫羽的性子,很可能死戰不退,以身殉國。
但要他什么都不做,也很難做到。
只得書信一封,嘗試一下。
順便試著能否為師叔保留一份血脈。
蓋聶寫好書信,遞給荊軻。
若是荊軻到了衛國后,向公孫羽學習劍術,他也可以以此讓荊軻幫忙照應一下公孫羽的后人。
短短時間接觸,他知道荊軻雖然表面玩世不恭,實則極為守諾以及很有俠義。
他相信荊軻一定不會拒絕他的請求。
成蟜見荊軻收起信。
笑道“小軻啊,不如到時你與我一起去衛國。過幾天我將要出使趙國,正好準備路過,不妨借個伴。”
哪怕不太順路,他也想順個路,去見見這位后來號稱七國第一美女的麗姬,到底能有多美。
能在秦時一眾百媚千嬌的絕色之中,得到這個名聲。
荊軻眼前一亮“這個好,包酒嗎”
“包,到了韓國,我再請你喝紫女釀的蘭花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