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生剛才所推薦的試衛館,讓青登心動不已。
但桐生老板最后所說的那句“我和試衛館有著段不淺的交情”,還是讓青登不禁產生了幾分憂慮。
他擔心著這個桐生老板會不會為了照顧和自己相熟的劍館的生意,特地將試衛館吹得很吸引人,好引誘他去入門。
這種幫襯下友人生意的行為,也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
因此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決定先去檢驗一下那座試衛館是否真如桐生所說的那么好。
要如何驗證桐生剛才對試衛館的那番介紹的真假呢
青登還真恰好有個很好的檢驗途徑。
他恰好或者說是“原橘青登”恰好就有一個在小千葉劍館求學的摯友。
青登在街上一路疾馳,沿途的不少平民趕忙往旁邊一躲,讓出一條路來。
平民給武士讓路這在江戶時代的日本,是極稀松平常的事情。
在江戶時代,除卻公卿貴族這一特殊階級,社會上大體可以劃分成2種人統治階級的武士,和被統治階級的庶民。
作為統治階級、社會地位凌駕在庶民之上的武士,可以說是有著相當多賴皮的特權。
武士們所擁有的一大賴皮特權,就是“無禮討”。
所謂的“無禮討”,就是當擁有“佩刀權”的武士覺得有哪位庶民侮辱了他時,武士可以直接拔刀將這庶民給殺了,且不用背負任何的刑責。
正因如此,許多庶民對武士們都是抱著一種懼怕之情,在街上碰到武士時,基本都會自動讓開一條路,免得惹來麻煩。
在很多庶民眼里,在街上疾跑的武士,就跟一顆疾跑的炸彈一樣。
不慎撞到某名武士,撞歪或弄臟了人家的佩刀,武士大吼一聲“你這無禮之人你玷污了我的靈魂”,然后抽出佩刀將撞了他的平民給砍了,將人給殺了后,這名武士屁事也沒有,說不定還會被人稱贊“好樣的,有武士風范武士就該這樣瀟灑”這種事在江戶時代,屢見不鮮。
封建時代的統治階級,就是可以這么不講道理。
青登一口氣跑到某座武士聚居區里,然后駕輕就熟地拐上某條小路,最后停在了某座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小屋前。
“山南山南山南敬助你在嗎”
“來了,來了。”
青登的喊話聲剛落下,房門后便響起了一道不緊不慢的男中音。
須臾過后,略有些陳舊的房門被緩緩拉開。
開門者,是一名年紀很輕的武士。
他有著略顯白皙的皮膚,雙眼略顯細長,右眼角處有著2顆淚痣,這2顆淚痣在他那白皙皮膚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惹眼。
身高與青登矮上一些,約為165,身材頎長,若要用一個詞匯來形容這名年輕武士的話,那沒有比“清秀”還要適合的詞語了。
沒有多帥,但也是一張能招很多女孩子喜歡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