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大事,現在就正發生青登的眼前,發生在說書臺上。
大概就是在青登剛出院的前后,忽有一部話本在江戶的文藝市場橫空出世。
這部話本的作者名喚由崎漱次郎,是江戶界一名長相很英俊、小有名氣的家。
專靠寫描繪妓院生活的“灑落本”和描繪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的“讀本”,以及給說書人們寫“話本”為生。
有新話本面世了按理來說,這種事應該和青登完全無關才對。
畢竟青登對說書也不怎么感興趣。
但問題是這部新話本所描繪的,是他橘青登的故事
這話本從他還是“呆頭登”的時期開始著墨,一路寫到他率領齋藤等人救援蕃書調所。
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的老百姓,都格外鐘意那種絲逆襲、充斥著很多色色與暴力的故事。
而青登的崛起史,恰好就是這樣的故事。
這部以青登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話本雖沒有澀澀,但很絲逆襲、很多暴力
江戶的說書界已經很久沒有高質量的話本面世了。
雖然源平合戰、南北朝之亂、戰國群英、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段子、故事經久不衰,不論怎么講都會有聽眾愿意來捧場。
但不論是說書人還是聽眾還是更渴望能有嶄新的優質話本面世,好帶活一些現在略缺乏活力的說書界。
在目前這樣子的大環境下,有這么一本題材和故事很受老百姓們歡迎,筆力相當不錯,故事的主人公還是時下風頭正盛的大人物的話本橫空出世可想而知會出現什么樣的場面。
這話本剛一面世,便被眼力強勁,看出這部話本絕對能大火的說書人們搶購。
一時間,兩國廣小路等各條歡樂街的說書場都開始傳唱“仁王”的故事。
仁王漱次郎于話本內給青登所起的嶄新綽號。
在日本的佛教文化里,守護人世的仁王被視為相當著名且偉大的佛靈。
所以日本人常將那些勐人譽為“仁王”。
給人起各種很中二的外號,是日本民族刻進骨子里、古往今來皆未變過的傳統異能。
這個龍那個虎的,這個鬼那個神的。光是在戰國時代,不知有多少條龍、多少只虎、多少個鬼
市井百姓們也更青睞那種有著很中二稱號的名人的故事。
不得不說,寫這話本的漱次郎,真的很懂市井百姓們的這一脾性。
這部描繪青登的故事的話本之所以能流傳得如此廣,漱次郎給青登所起的這個既容易記憶,又足夠中二,極對市井百姓們胃口的外號功不可沒。
順便一提青登是直到某天被試衛館內的一名前輩笑嘻嘻地喊了聲“仁王”后,才知道原來說書界多了一本以他為主角,以他的故事為原型的話本。
沒啥成本的聽說書,是這個時代的平民老百姓們最常選擇的娛樂方式之一。
因此,說書臺算得上是每座城町里流量最大的媒體渠道之一。
于是乎在這樣的媒體渠道里,青登的名望因這話本的大火而再一次大漲的同時,“仁王”的名號也一傳十,十傳百,風傳一時。
短短2個月的時間,“仁王”這個名號的知名度已完全蓋過了原有的“北番所的小天狗”、“劍之新英”等各種亂七八糟的稱號。
這個新稱號已經變得像青登的專屬商標一樣。
青登現在走在街頭,常有一些認出他來的平民百姓樂呵呵地喊他“仁王”。
對于自己的這個新稱號,青登倒不怎么討厭,也并不抵觸別人喊他“仁王”。
雖然這么說可能有點幼稚、不成熟但青登真心覺得“仁王”這個稱號挺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