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組建了最強劍客集團第81章一劍立威震懾宵小6500
有句俗語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
自打青登不再是那個籍籍無名的“呆頭登”后,青登就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現下每位出名武者幾乎都會碰上的事情被找上門來的挑戰者們騷擾。
云游四海,靠挑戰各地的高手來增進自己的實力及名望此等風氣,在三百年前的戰國時代最為流行。
可隨著江戶幕府的建立,日本迎來了久違且難得的和平之世。
雖然德川家族的“別讓底下的人過得太差,但也別讓他們過得太好”的治國思想,使得絕大部分武士的生活都很窘迫,但還不至于窮困到連碗稀粥都喝不上,并未走投無路至需要將腦袋系在褲腰帶,靠打生打死來搏取功名的地步。
再加上社會風氣發生了轉變。
隨著資本主義萌芽興起等各種原因,武士也好平民也罷,愈來愈多的人都不怎么尊崇所謂的高尚品德、武士精神。
大家都轉而去追求金錢與享受。
相比起普遍窮巴巴的武士,錦衣玉食的商人們越來越受大眾的青睞。
早在許久之前,就有很多人痛批“拜金之風腐蝕了武士們的精神與斗志”,也曾有人試圖扭轉這種不良風氣,但統統鎩羽而歸。
總而言之,在這種種緣由的影響下,這種“四處旅行,四處打架”的風氣消頹了。
然而時代變了。
土地兼并、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武士數量激增,江戶幕府和各地藩國越來越難供養如此大量的武士這些社會問題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激化。
最終7年前,美利堅戰艦造訪江戶灣的“黑船事件”,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武士階級賴以生存的“小農經濟”遭到嚴重沖擊。
浪人數量與日俱增。
為了討口飯吃,愈發多的對自己的身手有些自信的武士,選擇富貴險中求。
如果自己能夠打敗時下名聲正盛的哪個誰,令自己的名氣一口氣大爆的話那么日后不論是想靠武藝在幕府或哪個藩國的藩府里謀個一官半職,還是想開一間給人傳道授業解惑的武道館,都能事半功倍
于是乎,近幾年來,“戰國古風”復起。
越來越多的人,做著“打敗某位遠近聞名的武者,一夜之間名利雙收”的美夢。
每當又有哪個地方的哪位武者靠著武藝闖出了點名堂、聲名鵲起,就立即會有大量或自不量力、或真有點本事的人,像聞著了腥味的貓、像見到光源的飛蟲,朝那位武者蜂擁而去。
按理來說,像青登這種在與討夷組的對抗中從未吃過癟、手刃了無數強敵的“殺神”,應該沒多少人有那個膽子敢來碰瓷青登才對。
但是,總有那么一部分人抱著一種“萬一呢”的僥幸心理。
萬一呢
萬一我能夠打敗“仁王”呢
萬一我能夠打敗“仁王”那我就要飛黃騰達啦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真心覺得自己能夠打敗青登。
與橘青登相比,我只不過是欠缺了一點運氣、欠缺了一個平步青云的契機而已
論身手、論武道實力,我絕不比橘青登要差
倘若將我和橘青登調換一下身份,我的戰績絕對能比橘青登更加輝煌
當然,也有那么一小撮武癡,他之所以決定前來挑戰青登,不為名也不為利,就只是為了見識下“仁王”的身手,開闊下眼界,提高自身的武道水平。
自9月始,就陸陸續續地有秉持著各式不同的想法、的人,找上試衛館,想與青登比上一場。
許多人因愛惜羽毛,抑或是單純地不想讓想踩著他人腦袋上位的這些家伙稱心如意,別說是接受挑戰了,對于這些挑戰者連見都不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