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氏堅定地站在豐臣氏一方。
豐臣軍與德川軍總兵力超過二十萬的雙方,在關原展開決戰。
這場決定日本是姓“豐臣”還是姓“德川”的大戰,僅打了一天就決出了勝者德川家康成功策反了豐臣氏麾下的幾員重要部將,慘遭二五仔背刺的豐臣氏大敗虧輸。
在關原之戰奠定霸業的德川家康,于3年后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
毛利氏作為關原合戰的戰敗方,被江戶幕府施以極嚴厲的懲罰120萬石的領地被削減得只剩寥寥299萬石。
因這場大減封而收入銳減的長州藩,為養活麾下的一大票武士、維持藩府的正常運作,不得不重新丈量土地。通過一系列艱苦的檢地之后,才總算是讓石高恢復至369萬石。
毛利氏偌大的霸業,毀于德川氏之手長州藩的藩士們自是極其不甘。
這份歷史恩怨,使得相當多的長州藩藩士極其敵視江戶幕府。
相傳因為江戶地處長州藩的東方,所以許多長州藩士在躺下時,都會特地將腳挪個位兒,將自己的腳掌對準東方,意指“將江戶幕府踩在腳下”。
至于江戶幕府同樣很不待見長州藩。
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這只“駱駝”并沒有瘦死。
被江戶幕府肢解的長州藩目下的國土面積、農業年產量雖只有巔峰時期的幾分之一,但它的商業卻極其發達。
長州藩橫跨唐土、朝鮮與大坂之間的一切海運所必經的下關海峽。
仗著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長州藩靠貿易與運輸積累了海量的財富。
全藩的實際年收入,位居“三百諸侯”的前茅。
剪不斷理還亂歷史恩怨不容小覷的國力江戶幕府一直都對長州藩抱以極高的戒心。
近年來,隨著江戶幕府的權威因紛至沓來的內憂外患而逐步下降,市井里漸漸流傳起這樣的說法
江戶幕府衰弱了等待了三百年之久的倒幕機會來了長州藩的藩士們開始蠢蠢欲動了
這樣的說法,是真是假猶未可知,但此等傳言的存在,毫無疑問地加重了德川武士與毛利武士之間的緊張氛圍。
江戶幕府和長州藩的民間關系正微妙的當下,在將江戶折騰得夠慘的討夷組殘黨里,發現一位長州藩藩士這樣的訊號很難讓人不在意。
高杉晉作并沒有報上姓名就完了,他的自我介紹仍在繼續
“與我關系親近的友人,都喜歡稱呼我為長州狂徒。”
高杉晉作微笑。
“我還蠻喜歡這個外號的,所以我給自己取了個號東洋一狂生。仁王你若嫌我的姓名讀起來拗口的話,可以直接喚我狂生。”
青登毫不理會高杉晉作的俏皮話。
“長州藩的人怎么會在這兒”
“仁王,你這個問題就問得有些奇怪了。哪條律法規定了長州藩的人不能進入江戶”
“那我換個問法好了你既然不是討夷組的人,那么為何會在此地”
“這個嘛”
高杉晉作聳了聳肩。
“這種問題無關緊要。仁王,難得你我獨處,我們還是來聊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吧。”
“更有意思的事情”青登皮笑肉不笑,“比如說”
“呵呵,那我可就直說了仁王,我很欣賞你的才干,你愿不愿意為我長州效勞”
高杉晉作換上一抹平和的微笑。
可就當他張了張嘴,正欲接著說些什么時
“謝謝你的好意。我不愿意。”
青登將高杉晉作拋來的橄欖枝,毫不猶豫地沿原路扔了回去。
一時間,高杉晉作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