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青登年輕、身材頎長,除了沒留象征清爽、流行的月代頭之外,外貌上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于是乎一種特殊的化學反應油然而生,即所謂的“吊橋效應”。
只見女孩們不約而同地將眼睛睜得更大了一些,無數名為“激動”、“崇拜”的小星星,在她們的眼童中飛舞。
反正現下除了等待“清掃人員”將戰場打理干凈之外,沒啥需做的要事,所以青登索性便和女孩們有一搭沒一搭地隨意聊起天來。
從聊天中,青登得知那位打頭的、最先跟青登講話的綠衣女孩名喚阿禾。
另4人分別名叫阿柴、阿茶、阿紅、阿朝。
她們5個都來自吉原。
某些未去過吉原,或是沒深入了解過吉原的人,常有這樣的誤區覺得吉原里只有游女屋,吉原的住民皆為游女。
其實情況并非這樣。
按照幕府所定的規矩,一旦女子成了吉原的游女,那么除非被贖身,否則終其一生都不得踏出吉原半步。
為了防止游女出逃,吉原的外圍圈有一層高大的木墻,木墻之外還挖有一條近4米寬的壕溝。
占地面積近平方米的偌大吉原,僅有一處與外界連通出入口一座黑漆木造的圓拱形門樓。
面積近7萬平米的大城廓,只有一處與外界溝通的城門這樣的特性,注定了吉原是全江戶上下最怕火災的地區,沒有之一。
吉原內一旦起火,里頭的人難以逃出去,外頭的人難以進去救火。
200年前那場將三分之二的江戶燒成廢墟的“明歷大火”,將吉原焚得一干二凈。
是時,因為小小的大門根本無法容納那么多人通行,所以大量吉原住民出不能出、逃無法逃。
大量游女被活活燒死。
一部分絕望的游女冒險翻越木墻,然后掉入墻外的壕溝淹死。
因為吉原的幾乎每一座房屋都被“明歷大火”給燒毀,所以大火過后重建江戶時,吉原的地址從原先的日本橋葺屋町,搬遷至現下的日本堤。
現在的吉原已是重建過一次的吉原的緣故,為便于與以前的吉原做區別,世人們常將現在的吉原稱為“新吉原”。
除了有“城墻”和“護城河”之外,吉原還有一個半獨立的治安部門四郎兵衛會所。
該部門之所以會有如此奇怪的名字,全因該部門的頭目皆世襲“四郎兵衛”之名。
四郎兵衛會所的首領,已經傳承到了第九代。
也就是說,現下統領四郎兵衛會所的,已是“九代目四郎兵衛”一個手里總拿著根煙槍的老頭。
因為未被贖身的游女俱不得離開吉原,所以這便成了一種商機大量商人在吉原里開設專做游女生意的蔬果屋、茶屋、化妝品店等商鋪。
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一條歷史悠久的成熟產業鏈。
為了方便做生意,很多商人遷居吉原。
而部分在四郎兵衛奉公的吏員為方便上班,也租住于吉原。
因此,吉原里的住民除了游女、游女屋之外,還有許多普通人、正常的商鋪。
有城墻和護城河、面積廣大、住民眾多、治安部門與各類商店一應俱全世人常戲稱吉原為“夜晚時候比白天時分還通亮”的“不夜城”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說法并算不得錯,吉原的行政與經濟結構之完善,確實是跟座小型城廓沒啥兩樣。
阿禾她們就是居住于吉原的普通住民,是身家清白得不能再清白的良家女。
阿禾她們彼此之間是關系很要好的朋友,在結伴外出游玩時,不慎被為籌集所謂的“攘夷軍費”,而決定拐賣婦女的“獨臂黨”拐走。
如果大久保跟黑澤沒有選在今夜展開“殲滅獨臂黨”的行動,而是改將計劃推遲個一兩天的話,那么阿禾她們勢必兇多吉少。
在跟女孩們閑聊的過程中,青登得知了不少她們的家,即吉原的種種趣聞軼事。
只不過,青登完全是抱以一種聽故事、不往心里去的心態,來聆聽阿禾等人所訴的這諸多吉原事宜。
受從小所受之教育的影響,外加心里已住有佳人,青登對紅燈區一直沒啥興趣。
某個把吉原當快樂老家的家伙好吧,就是土方歲三這個大騷人,曾無數次地盛邀青登一塊兒吉原走起,但俱被對這種事情敬謝不敏的青登給婉拒了。
反正我跟吉原注定是沒啥緣分的,所以就權當聽個樂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