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望層層疊疊的甲斐群山時,青登忽然發現這似乎是自己自穿越以來,第一次離開江戶那么遠。
耗費了四天三夜的時間,討伐軍總算是在一個明媚的午后,抵達了此次作戰的最前線一座名為“稻和村”的山村。
抬眼看去,腳下的鄉間小路的盡頭處是樹林,樹林一直伸展到山嵴,山嵴的背面有幾道炊煙鳥鳥升起那就是稻和村的所在地。
翻過山嵴。瞬間,一股股焦臭的風向青登撲鼻而來。
還未正式進入村子,青登就已在村外圍發現一幕接一幕的目不忍睹的悲慘景象。
不遠處的開闊地那邊,不久前大抵還是栽滿水稻的農田,如今已經被無數只人足踩踏得面目全非。
密密麻麻的腳印仿佛一枚枚印章,層層疊疊、縱橫交錯地貼刻在稻田的泥地上。
蔫巴的稻穗、四散的稻種、碎裂的農具,以及各種已經辨不清它原先是什么東西的破爛玩意兒,到處拋散著、灑播著。
其中還間雜著不少人,在這座“碎裂”的稻田里往來奔走。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想必就是稻和村的村民們了。
只見稻和村的村民們或是拿著鏟子、鋤頭等器具,將凌亂的土地重新梳理整齊;或是以拆來的木板作擔架,撿拾并運走散亂在泥地里的所有垃圾、破爛;或是什么也不干地在稻田的一角支愣著,呆望不復往日風光的稻田,無語凝噎。
嘎啊嘎啊嘎啊
這時,忽有數只烏鴉從稻田的上方掠過、盤旋。
它們刺耳的叫聲,為這片已被糟蹋得不成樣子的稻田,添上一筆濃重的凄涼。
青登見狀,不禁暗生感慨。
他身為此次戰役的最高軍官之一,自是早早就獲悉了與這座稻和村有關的不少情報。
稻和、稻和稻穗豐和,寓意多么美好的名字然而,住在該村的村民們,卻一直過著生不如死的悲慘生活。
青登等人這次西征所討伐的對象,是一伙盤踞于相馬山上的山賊。
相馬山雖以“山”為名,實質上卻只是一座海拔尚不滿150米的小峰頭。盡管居住條件很惡劣,但因地勢險要,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天然堡壘。
將相馬山侵占為根據地的這幫賊人,自稱“相馬眾”,勢力很大。
據保守估計,相馬眾的匪數保底也有200人,其中不乏因活不下去而不得不落草為寇的武士。
稻和村就坐落于相馬山的山腳下,故常受相馬眾的欺凌也正是因為稻和村距離相馬眾很近,火付盜賊改才會把該村選定為本次戰事的最前沿陣地。
據青登所知相馬眾隔三岔五地就會下山要求稻和村的村民們“進貢”。
“進貢”物品包括且不限于食物、酒水、衣服、女人
相馬眾的勢力龐大,隨便揮揮手,就能讓稻和村的全村上下直接從物理上消失。
為了不落得“人死村滅”的悲慘境地,稻和村的村民們只能一直逆來順受、含垢忍辱。
倘若糧食豐收、光景好,那么村民們在向相馬眾“上貢”后,還能剩下一點點勉強湖口的邊角料。
但假使糧食歉收、光景不好
恰好今年就是一個糧食產量不盡人意的荒年。
今年,因各種各樣的緣由,糧食歉收嚴重,日本各地爆發了大量一揆。
一時間,人心惶惶。
幕府及各地藩國耗費了不少力氣,才總算是將所有一揆鎮壓下去。
一揆字面解釋為“團結一致”,在古代日本引申為團結而起義。白話的說法就是民變、民亂。
古日本將所有反抗領主統治的行為,統統稱為“一揆”。
也不知道是哪個誰,曾編出來個勞什子的“山賊有十不搶、七不奪、五不準”,什么喜車喪車不搶、什么娶姑娘送媳婦的不奪、什么窮苦人不準搶完全的胡說八道
古往今來,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占山為王的山賊們所犯下的罪行,可謂罄竹難書。
某些腦子不知道怎么長的傻瓜,甚至還幻想山賊都是一幫英武的草莽豪杰,幻想自己成為人家的壓寨婦人啥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