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登又雙叒出名了。
那種所向披靡、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少年英雄,一向更惹人青睞。所以人們才常一廂情愿地將趙子龍美化成白面無須的英俊小生。
而青登的個人形象,就很符合老百姓們的這種口味年輕、長相不賴、實力強勁。
于是乎,在西征一役后人氣再度高漲的青登,在街道上、在進城的途中,自然而然地吸引到最多的視線與討論度。
此時此刻,正騎著一匹黑色戰馬,與我孫子、金澤忠輔一塊兒行進在隊列最前端的青登,自剛才起就一直面掛僵硬的微笑。
“啊,找到了看他就是仁王橘青登”
“長得真高啊”
“感覺他看上去完全沒有劍豪的風范啊,那種武道達人不應該都是長得五大三粗的嗎”
“據說他一個人就殺了50多個山賊啊”
這樣子的話語,這樣子的言論,青登一路上已不知聽過多少回了
民眾的想象力與造謠的能力,一如既往的厲害。
整場西征下來,死在青登劍下的山賊,撐死了也就30來人。
結果三人成虎、以訛傳訛,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數字就膨脹到了50
換做是以往,在聽到人們傳出這么離譜的謠言時,青登還會試著抗拒一二。
但如今,他已經放棄了“掙扎”僅憑他的一己之力,哪可能堵得住悠悠眾生之口呢
青登此時的心態,已經是這樣子的形狀了
只要別傳出“橘青登是眾道之人”、“橘青登喜歡逛吉原”之類的離譜蜚語,就任由百姓們去講吧
雖說青登早就習慣了這種“在街頭上被他人認出”、“被他人指指點點”的感覺,但這種騎著馬,像“個人巡回展覽”一樣地在街上漫步,供路人們觀瞧,尚屬首例。
莫名地有種奇怪的羞恥感
更奇怪的是青登對這種羞恥感并不怎么討厭。只是因為不習慣這種事情而不由得表情僵硬。
按時下的信息傳播速度來推算,青登的名字應該尚未在全國范圍內家喻戶曉。
不過,至少在江戶一隅,確實是“人人皆唱仁王名”了
這時候,策馬走在青登前頭的我孫子,忽地轉頭過來,對青登嘻嘻一笑
“橘君,看吶好多大叔、大嬸正用好犀利的眼神盯著你你可要多多注意了哦之后一段時間,過來跟你提親的媒人,可能會將你家的門框踏平”
我孫子的話音剛落,一旁的前幾日剛向青登提親過的金澤忠輔,神色霎時變得耐人尋味起來。
青登聽罷,揚起沉在正前方的視線,雙眼往上下方向饒了點路之后筆直掃向左右兩側。
粗略一看時還沒法發現。
可在定睛詳察后,青登頓時發現一張張目光銳利的大叔臉、大嬸臉
只見這些大叔、大嬸都用著一種像是在審視商品般的目光,仔仔細細地將青登從頭打量到腳。
其中的部分人,身旁還跟著一個年輕的少女。在“品鑒”青登的同時,時不時探頭跟身旁的女孩兒說些什么。
少女們或是一臉冷漠,仿佛聽到了這世間最無聊的笑話;或是一臉嬌羞,霞飛雙頰,交疊于身前的雙手扭捏地緊緊糾纏。
極個別女孩,十分幸運地和青登對上了視線。不過僅瞬間,她們就主動且迅速地移開視線。在移開視線的同時,她們的臉變得更紅了這樣子的神態,這樣子的動作,青登在木下舞那兒看過無數遍。
“哈哈哈”
青登嘴角微抽,充滿無奈意味的干笑從其喉間泄出。
這些大叔大嬸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