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行的人,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我孫子何德何能做討伐軍的主帥,位居青登等人之上
為什么在與相馬眾作戰時,我孫子一直在摸魚啊從頭到尾只做了這么幾樣事情揮手示意進攻、揮手示意撤退。
有這樣的疑問,太正常了。
在那種對戰爭沒有清晰的認知,以為打仗就只是“兩撥人抽武器互打”的人眼里,并沒有直接參與前線戰事的我孫子,看著確實是很像一條只會混日子的大咸魚。
可實質上我孫子在此次的西征中,立下了第二功僅次于立了第一功的青登
對于這個結果,上至金澤忠輔、水島任三郎這樣的高級將官,下到普通的隊士,都沒有任何的怨言。
包括青登在內的所有人,都覺得我孫子理應有此待遇。
為什么我孫子的功勞會這么大,緣由倒也簡單他將那些“看不見的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無可挑剔
青登前世時曾在網絡上看過某國的老兵這么評價戰爭打仗的感覺就像是在玩游戲時你一直待在新手村里過著悠哉游哉的舒適慢生活,就這么度過了九成以上的游戲時間,然后在游戲時間即將結束之時,你被毫無征兆地突然傳送進最終關卡,練級與收集裝備的過程被全部跳過,直接與最強的關底oss展開無法回檔的最終決戰。
遙相當初在看到這一句話時,青登還不甚了解句意。
等自己也親歷戰事后,才勐然驚覺這句話說得實在是太對了,太感同身受了。
事實上,戰場雙方兵戎相見的時間是很短暫的。用時大概只占了戰爭總時長的一成不到。
其余的時間,都被各種各樣的瑣事所占據。
偵察、扎營、整訓、吃飯、喝水、上廁所、確保補給
非常地無聊。
可又非常地重要。
如何調度好這九成以上的無聊時間,非常考驗將帥的指揮能力、管理能力。
青登、金澤忠輔、水島任三郎他們只不過是在那一成不到的“抽刀子砍人”的時間里,有極其亮眼的表現而已。
另外的時間那九成以上的“無聊時間”,都是我孫子在一手把控并做到了極致
多虧了我孫子的指揮,部隊的行軍才能那么地順暢。
多虧了我孫子的管理,部隊在進駐宿場和稻和村時,才能那么地秩序井然。
多虧了我孫子的調度,糧食、飲水與裝備的分配,才能那么地七平八穩。
可以說討伐軍能如此高效地運轉,全有賴于我孫子的有能。
沒有我孫子的居中協調,討伐軍哪可能在抵達前線后的短短數日之內,就完成了對相馬眾的攻擊準備。
有了我孫子的“智”,青登等人的“勇”才得以獲得最大程度的發揮,才能那么快地蕩平相馬眾只要將這一條因果關系弄清楚了,就能明白我孫子在本次西征中的功勞,為何僅次于青登。
“兵法”就是“管理之法”。
誰能將麾下部隊管理得更好,誰能將麾下部隊管理得如臂使指,誰就能在戰場上獲得難以動搖的巨大優勢
遍觀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那些能在歷史上留名的軍神,無一例外都是能將軍隊管理地得心應手的極杰出的管理者。
目前的青登,也是一個管理者。手底下有足足60個兵。
因此,他可太明白管理一大票人、管理一個組織,是一件多么麻煩的事兒。
誰誰誰又鬧事了、誰誰誰又不服管教了、誰誰誰又沒法按時按量地完成任務了無窮無盡的碎務像白蟻一樣地啃噬時間與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