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最佳的戰機。
青登立即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朝大石鍬次郎的方向大跨一步。
彭沉悶的足印,之后代替他發聲的,是其手里的竹劍。
此時,大石鍬次郎再度展現出他那驚人的反應速度。
青登的竹劍不過才將將揮出,都還沒加快到最高速度呢,大石鍬次郎就已經完成了躲閃的動作。
他借著躲閃的時機重整旗鼓,然后又向青登攻來。
大石鍬次郎當下的戰法,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
他不再像最開始那樣和青登玩對攻、拼刀。青登噼來的竹劍能不碰就不碰。
大石鍬次郎這樣子的戰法轉變,是正確的。
哪怕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大石鍬次郎的身體素質遠遠不如青登,更何況是身為當事人的大石鍬次郎
在戰斗中,對于身體素質不占優的一方來說,設法速戰速決,趕在體力和精神力耗竭之前分出勝負,方是正解。
看著又朝他攻來的大石鍬次郎,青登心里暗道
不出所料,此人的反射神經果然很出色
隨著激戰愈酣,青登終于是發現大石鍬次郎能與他纏斗那么久的最主要緣由是什么了大石鍬次郎的反射神經相當卓越反應速度極快
常常是青登剛把竹劍舉起來,大石鍬次郎就已看穿青登的意圖,并且迅速做出防御、閃躲等應對。
這樣一來,就使得大石鍬次郎非常擅于化解青登的攻擊,令青登的攻勢很難湊效。
對手像是開了“自動躲閃及自動防御外掛”這固然相當棘手,但也并非完全束手無策。
只要是人,不論他有多么強大,就總會有疲憊的時候,就總會有身體跟不上意識的時候。
接下來的一幕幕,皆發生在電光朝露之間
這當兒,立在道場四角的蠟燭,已經燒短了許多。
橘黃的暖光漸漸下移,將場上激斗中的二人的身影拉得越發長,把二人的臉照得愈加昏暗。
大石鍬次郎氣勢如虹地揮劍進身,不過一息不到地功夫,就閃身到了最佳的攻擊位置。
他揮劍下噼,而青登舉劍上撩。
2把竹劍鏗然相交吱呀吱呀2把竹劍的劍身雙雙發出不堪重負,仿佛隨時都會斷裂開來的撕裂般的聲響。
二人的打斗實在過于激烈,竹劍已快頂不住二人的肆虐。
然青登與大石鍬次郎皆不管不顧,接著來戰
說時遲那時快,二人同時錯身而過,然后又同時轉身,再度面面相對。
乍一看,二人轉身的速度似乎難分快慢,但事實上,青登的速度還是比大石鍬次郎快上了半分。
快大石鍬次郎半分地轉過身因此,理所應當的,青登也快大石鍬次郎半分地遞上新的攻擊。
樸實無華的直刺。
就只是往手里的竹劍,施加從地面傳到上來的力量與自身的肉體力量,將劍尖狠狠地刺出去。
挾著滾滾氣勢的竹劍,以流星墜地之勢,貫向大石鍬次郎的胸口,區區1米不到的間距,眨眼即至。
靠著“鷹眼1”,青登看見大石鍬次郎的童孔勐然縮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