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青登那頭覺
以現代法學的眼光來看,青登暴打攔路訛錢的浪人的行為,是十分合理的正當防衛,但在江戶時代,有條著名的法規,名叫“喧嘩兩成敗”。
“喧嘩”在日語中,為二者間發生糾紛、暴力沖突之意。
該法早見于室町幕府時代1336年1573年,對于喧嘩者,不問誰是誰非,沖突的雙方一律受到懲罰。
室町幕府也好,戰國時代的分國法也好,皆采行“喧嘩兩成敗”作為仲裁的原則。
江戶幕府建立之后,雖然御定書中沒有明確規定,但喧嘩兩成敗依舊成為一種習慣法流傳下來。
如果真有差吏找上門來,要為“與浪人當街斗毆”一事,而向青登等人問責雖不愿見這種境況的出現,但青登一行人倒也不會對此感到畏懼。
都母需德川家茂和天章院動手,光憑青登自己的能量與人脈,就足以擺平這點小小的事端。覺
但是,多一事總歸是不如少一事的。
于是乎,秉持著“麻煩能避就避”的理念與心態,青登等人沒有在日本橋久留。
接下來要去哪兒
德川家茂思考了一會兒,緩緩吐出一個在江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名神田。
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概括的話神田是江戶唯一的一座蔬菜批發市場。
全江戶上下絕大部分的蔬菜商和賣菜小販,都是先從神田批貨后再四處兜售。
每日天未亮的時候,都會有大量居住在江戶近郊的農家,將新鮮的蔬果拉至神田販售。覺
曾寫出過被譽為“日本金瓶梅”的好色一代男的著名文學家井原西鶴曾在世間胸算用1692年這本書里描繪了神田菜市的熱鬧景況。他寫道“每天由馬匹馱著蘿卜而來,看起來簡直像農田在自己移動一樣。”
青登還從沒去過神田,哪怕是在前世,他也未曾拜訪過任何一座蔬果批發市場。
所以,在進入這座空氣里總彌漫著植物清香的熱鬧地區后,他頓時被眼前的新奇光景給驚得眉眼微跳。
舉目望去,滿坑滿谷的新鮮蔬果映入眼簾。
“茄子茄子有誰想要一點茄子嗎”
“菠菜菠菜便宜賣了啊”
“正當季的橘子快來看喲正當季的橘子喲”覺
一片片或大或小的攤口,支在神田的各條主干道的兩側。
琳瑯滿目的蔬菜水果將神田的里里外外,點綴得如同一座大型的農場。
無數衣著簡樸的莊稼漢在神田的各處往來穿梭。
他們中大半以上的人,只能靠著一張石背與一雙鐵肩來扛送沉重的蔬果。
只有極個別家境較富庶者有那個財力動用牲畜,以牛馬代步運貨。
有賣菜的農人,那么自然就有前來進貨的商人。覺
“嘖怎么這些茄子都這么地不新鮮啊”
“喂你家的白菜怎么越賣越貴了”
“唉,大爺,我這可不是故意壓價啊最近的市場行情不好,這你也是知道的”
摩肩接踵、人歡馬叫用這兩個成語來形容哪怕是在今日的元旦佳節里,也依舊熱鬧非凡的神田,貌似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