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千葉幸右衛門之名遠近相聞,人稱“劍醫雙絕”。
71年前,為了挽救每況愈下的士風、鼓勵武家子弟們習文練武,一手主導了“寬政改革”的松平定信在江戶轟轟烈烈地開展了既比文才也比武技的“御前試合”。
雖然沒過幾年,在“寬政改革”失敗、松平定信倒臺之后,“御前試合”就隨之煙消云散了,但它成為了后來的“學問吟味”的原型。
注學問吟味以旗本、御家人子弟為對象,三年舉行一次的學術考試。以昌平坂學問所的教授為考官,考試范圍包括四書五經或孝經一類儒家典籍。實際上可參加考試的對象為全國所有學習朱子學的人。學問吟味與中國的科舉制的最大差異,在于前者的考試結果與“敘位任官”并無直接關系,較接近一種褒獎名譽的方式
千葉幸右衛門靠著壓倒性的實力,在第一屆“御前試合”里一舉奪魁,一鳴驚人。
只能說千葉家的基因實在變態。一家三代人,個個是劍豪。
相傳,醫術高明的千葉幸右衛門曾給“永世劍圣”緒方一刀齋療過傷當然,這僅僅只是“相傳”而已,其可信度需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自打緒方一刀齋名震天下后,民間就出現了許多蹭其熱度的市井傳說、野史神話。
就連左那子、千葉重太郎這些自家人,也不怎么相信千葉幸右衛門曾與舉世無雙的緒方一刀齋產生過交集。
千葉幸右衛門仙逝時,并非是“兩手空空地來,兩手空空地走,不帶走半點云彩”他留下了他的劍術、醫術。
他的兩個兒子,即千葉周作和千葉定吉,在北辰夢想流的基礎上,開創出北辰一刀流。
然而,兄弟倆雖都繼承了父親的劍術才能,可卻沒能繼承他的醫術天賦。
因此,千葉周作和千葉定吉都未能習得其父的醫術。
到了孫子輩
千葉重太郎是個急性子,性格粗魯、馬虎,如此個性注定了他無緣學問。
至于千葉周作那一支的后人,也就是千葉榮次郎、千葉道三郎和千葉多門四郎,他們也沒能啃下千葉幸右衛門的醫術。
到頭來,只有左那子承襲了其爺爺的醫術衣缽。
左那子冰雪聰明,而且個性沉穩,非常適合學習醫術這種需要靜下心來仔細鉆研的復雜學問。
而左那子在醫術上,也確實是很有天賦,她對醫學也很有興趣。
她平日里的一大愛好,就是買醫書、讀醫書。
在需要兼顧武術修煉的情況下,左那子在醫術上的學業從未落下過。
經過十多年的勤學苦讀,左那子的醫術水平雖不敢稱已達到能夠開門問診的程度,但至少也可說是粲然可觀。
特別是她的針灸術,水平之高超令無數醫者嘖嘖稱奇。
曾有某位與千葉家交好的御目見法印這般評價道千葉小姐的針灸術完全不輸那些行醫數十年的老師傅
注御目見法印“御目見”,即能夠謁見將軍的資格。“法印”,江戶時代賦予具備幾個專業技能包括醫術之僧侶的稱號。能夠獲得“御目見法印”之頭銜的僧侶,無不是某領域的專家級人物。
同時,也正因為左那子既能當武者,也能當醫生,所以每當千葉重太郎催促她快點結婚時,她總會底氣十足地駁斥道“就算無法仗劍生、就算沒有丈夫的幫持,我也能靠行醫為生”
但凡聽到左那子這么說,千葉重太郎都會不耐煩地嚷道“誰會找女人看病啊”
然后兩兄妹就此大吵特吵起來
左那子不僅拿走了薙刀、脅差等武器,而且還把療傷用的針灸工具一并帶走
這是要去干什么事情,才會把殺人、治人的家伙全部帶上
一念至此,千葉重太郎的心里不受控制地升起不祥的預感
他連忙把手中的信紙再度展開。
“出于某些原因,我要出一趟遠門”
他將這句話反復咀嚼了數遍。
信里的信息量實在太少了。
僅僅只知道左那子要離家一段時間,其余之事,別無所知。
妹妹不辭而別此類事情,此前從未有過
仿佛身體被操控了一般,千葉重太郎沖出左那子的臥房。
雖然跑得很快、很急,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去哪兒。
身為寧肯自己挨刀,也不愿見妹妹掉一根寒毛的究極妹控,千葉重太郎實在是靜不下心來。
他迫切地想要展開行動、迫切地想要做些什么哪怕是原地轉圈圈,也好過傻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他本能地奔向屋外。
直到快要抵達玄關時,千葉重太郎才終于是想到去處試衛館
為了找回青登,他們兄妹倆近日常與試衛館一行人往來。
勇他們說不定知道左那子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