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高取藩的兵力極孱弱。”
“全藩上下能夠即刻動用的藩兵,只有寥寥的200人。”
200人聽到這個數字,在場眾人無不沉下臉來。
大家本就不對高取軍的綜合素質抱有希望。
在部隊戰斗力乏善可陳的情況下,部隊規模又遠少于叛軍不論怎么看,高取藩現在已然陷入危在旦夕的絕境。
藤堂平助輕抿嘴唇,作思考狀。
須臾,他向青登提議道
“橘先生,依我看,高取藩眼下已是危若累卵。”
“假使高取城被奪,后果不堪設想。”
“不如我們即刻向其派出援軍”
他剛說完,青登就不假思索地搖了搖頭。
“不行,我們現在派不出援軍。”
“我們絕大部分的將士目前仍在前往奈良的路上。”
“目前順利抵達奈良的將士,只有寥寥的300人。”
“僅憑這點兵力,莫說是救援高取藩了,搞不好連這支前去救援的部隊都會賠掉。”
“更要緊的是,輜重尚未完全到位。”
“貿然進軍,風險過大。”
“一旦無法速勝,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我不打無把握的仗。”
“現在只能寄希望于高取藩的君臣們能夠頂住叛軍的猛攻了。”
“至少也要撐到我們的到來。”
本以為今次的戰斗僅僅只是去封鎖御門。
在京都的市町內作戰,自然是用不著調配輜重。
將長州逐出京都后,直接返回屯所吃飯。
結果突如其來的叛亂,充分詮釋了什么叫做計劃趕不上變化。
留守京都的巖崎彌太郎正開足馬力地調配輜重。
做好隨時打仗的準備此乃青登對新選組的物資儲備的唯一一條要求。
巖崎彌太郎等人一直是根據青登的這則指導思想來儲備物資的。
出于此故,新選組的倉庫里長期備有足量的糧草。
也正是多虧了青登的未雨綢繆,盡管“大和之亂”來得很突然,但新選組的后勤系統還是迅速做出反應,不日就能完成進軍準備。
因為財務室的“室長”一職仍空缺著,所以巖崎彌太郎現在基本上就是兼任著新選組的室長。
在巖崎彌太郎的有序安排下,財務室的勘定們鼓足干勁。
注勘定財務室的基層職員
回望此前的伊賀攻防戰,是時的新選組只有百來號人,故而后勤壓力并不重。
而現在,新選組已成長為三千人的大軍。
如此規模的軍隊,需要一支同樣龐大的運輸團隊才能保障其補給。
此番負責為新選組運輸輜重的人,都是臨時招募來的“臨時工”。
巖崎彌太郎向京都內外貼出告示征集民夫、載具與畜力
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有一把子力氣的人,每往前線送一趟輜重,賞金1兩
出借載具與畜力的人,將根據其質量而直接獲得2兩至10兩金的租借費倘若載具與畜力有了什么萬一,直接照價賠償
最近的年景很不好,即使是名列“三都”的京都,也有許多人的日子變得艱難起來。
窮苦人既不怕辛苦也不怕死,就怕沒錢
新選組公布出如此豐厚的條件,自然是應者如云。
轉睫間,一支規模可觀,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的運輸團隊,赫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