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倘若是乖乖蟄伏,不跳出來搞事情,那青登也就忍了。
這一回兒,這群家伙竟公然與他兵戎相見
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這一次繞過他們了,誰能保證他們下一回不會再搞事情
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支坐擁近千人的軍力、絕不容忽視的武裝力量。
這種不定時發作的隱患,絕對要盡早消滅
京畿地區只能有一個最高軍事長官那就是我,橘青登盛晴
于是乎,青登下定決心這一戰的首要目標,便是全殲十津川的鄉士軍團
趁著這個機會,徹底滅掉這個不安定的因素
倘若聚于此地的960名鄉士盡墨,那么在未來至少10年之內,十津川都無法恢復元氣
與此相比,除此以外的一切目標包括吉村寅太郎的首級在內都得靠后站。
反正吉村寅太郎等人就只是一群跳梁小丑,滅殺他們易如反掌。
因此,對于天誅組的左右兩翼的崩潰,青登完全不為所動。
他的目光始終緊盯中軍戰場。
直到新選組的左、中、右三軍完成了對鄉士軍團的包圍,后者終于開始崩潰后,青登才總算是躍身下樹,高聲喝道
“全員,拔刀,上馬”
此令一出,樹林里的七、十番隊的隊士們爭先恐后地翻身上馬。
與此同時,“噌”、“噌”、“噌”的拔刀聲,驚起無數飛鳥。
隨著時代的變遷,騎兵的職能在不斷變化。
好比說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因為尚未發明馬鐙,所以騎兵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偵察、傳令。
到了隋唐時代,隨著馬鐙的面世,以及冶金技術的飛速發展,重裝騎兵開始主宰戰場。
現如今,火器成為戰場上的絕對王者。
在火器時代,騎兵已經不需要去承擔破局陷陣的重任,其主要職責變為偵查敵情,以及收割殘敵。
因此,其主戰兵器不再是笨重的長槍,而是更加靈便的刀劍。
按照青登的計劃,等未來找到穩定的購入火器的渠道,新選組將會轉型為火器部隊。
既如此,便理應按照火器部隊的標準來建設騎兵隊。
如今西方國家的騎兵部隊所使用的武器,主要為兩類。
一為騎劍,二為馬刀。
在馬戰中,究竟是騎劍好使還是馬刀好用這一問題,曾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極廣泛的討論。
對此,青登的個人主張是馬刀。
相比起直劍,弧形的刀刃更便于劈砍。
借助馬匹奔跑的慣性,輕輕地揮舞馬刀,就能像割草一樣收割生命。
說來也巧,在日本歷史上曾出現過一種專為馬戰服務的刀具。
那就是太刀
太刀曾盛行于平安時代和鐮倉幕府時代。
時至如今,太刀雖仍存于世,但它基本成了禮器一般的存在。
那些大人物在參加某些盛大的典禮時,常會將太刀掛在腰間以裝逼。
相較于打刀,太刀更長、弧度也更大,實乃馬上戰斗的絕佳利器。
于是乎,青登最終拍板選用太刀作為新選組騎兵隊的主戰武器
隨著一柄柄太刀的出鞘,閃耀的銀光映亮了樹林。
青登手提長槊,屹立在前。
佐那子和原田左之助則分別居于他的左右兩側。
長槊、薙刀、短槍望著列于陣前的這三支武器,七、十番隊的騎士們無不大感安心與鼓舞。
“跟緊我”
青登腳踢牛腹,隨著一串“哞哞哞”的響亮牛叫,頃刻之間,強勁的逆風向他迎面壓來
三個指揮官,兩支番隊,五百多號騎兵,爭先恐后地沖出樹林,視野豁然開朗。
在疾馳的過程中,騎士們有條不紊地切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