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想到燕王殿下,早就和這位謫仙人認識,且這關系還不錯。
心中又有一些釋然。
或許這是那位謫仙人告知的燕王殿下。
并非是燕王殿下自己,所看出來的。
心中思緒迅速轉動,道衍喧了一聲佛號后,對著韓成道
“韓居士所說的這些,我自然知道。
貧僧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在陛下還在的時候進行造反。
和尚雖然自負,卻也沒敢太自負。
和尚的頭還沒有那么硬。
任何人在洪武朝造反,只有死路一條。
不過,當今陛下雖然圣明無比,可終究還是埋下了很多的禍根。
其中這分封諸王,便是動亂之始。
縱觀歷史,分封實權藩王,就沒有不亂的。
就算是初代時不會亂,可是到了二代三代,亂子就會層出不窮。
不論西漢藩王之亂,亦或者是晉朝的八王之亂,都是如此。
陛下不吸取教訓,硬是要分封諸王。
陛下,還有太子在的時候,絕對不會出問題。
能壓住所有藩王。
可是,到了三代時就不成了。
皇帝和藩王間血脈關系會變遠。
新登基的年輕皇帝,也很難有威望,壓制住眾多藩王。
新登基的皇帝,也絕對不放心那么多手握重兵的藩王。
所以不管從哪里來看,新皇登基,削藩都勢在必行。
這一削藩就會出亂子。
到了那時,大明必然會陷入動蕩之中。
那才是貧僧所等待的機會。”
既然韓成,都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
道衍也就不準備藏著掖著了。
面對這樣一個,似乎把自己整個都給看透了的謫仙人,道衍覺得自己再藏著掖著,反而顯得不夠爽利,會被人笑話。
正好今日燕王殿下也在,直接借此機會把話說開也好。
免得燕王殿下心中會有疙瘩,從而對自己產生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如此一來可就不太好了。
他遍觀諸王,覺得燕王朱棣,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
今后天下亂,輔佐燕王朱棣,必然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若因為這事兒,讓燕王對自己有了嫌隙,那可就真不好了
朱棣已經通過韓成的話,還有父皇那頓令他印象深刻的揍。
知道了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所發生的事。
事情真的和道衍大師,說的一般無二。
朱允炆那個扁腦殼,真的是剛當上皇帝,就開始迫不及待的削藩,弄出了一系列的混賬事。
而后引的天下大亂,自己起兵靖難,最終將那個扁腦殼給趕了下去。
自己以藩王之身,登臨皇位
這等事兒,若非是韓成與自己說,自己現在想都不敢想。
哪能想到,道衍大師竟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看出來了。
知道今后,大明必然會有這個亂子。
并先一步的來到了自己身邊。
他這是看出來了,自己是做大事的人
不得不說,道衍大師確實有眼光
只可惜,隨著韓成的出現,很多事情都發生了改變。
父皇大哥,都知道了原本的歷史進。
在這種情況下,又豈能不做出一些事情進行干預
無論是呂氏被剝皮揎草,還是朱允炆那個扁腦殼被弄成了庶子,還是說允熥被二妹夫進行教導。